泸州:勤奋进取造就的执着工匠人黄政

2017-04-14 07:45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作者:官国柱 依靠信念、信仰、勤奋、进

 
作者:官国柱
 
 
     依靠信念、信仰、勤奋、进取、专注,对生产技术和严格操作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热爱所做的事情和本职工作,胜过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利益,精雕细琢出一流的工作责任。
    这便是黄政的“工匠精神”,
   也是泸天化的“工匠精神”,
    亦是泸州“工匠精神”,
    更是中国“工匠精神”

     敬业,就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热爱这份工作,我就要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我的工作中,我就要爱这个岗,我就要敬这份业,我就应该勤奋,应该进取,学好技术,这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技师黄政之语
 
     什么是爱岗敬业?
     敬业就是无论从事的工作重要与否,
     无论是在管理岗位还是在生产岗位,
     都需要把工作当成事业,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
     黄政是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技师,
     怎样从一名普通技师成长为泸州市首届十大“酒城工匠”之一,
     黄政回答道:那就是爱岗敬业。
      高尔基说过:“工作愉快,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
     “每次来到工作的车间,我并没有觉得我是在劳累工作,我非常享受这样在工作中获得快乐。”
     黄政如实说道。
 
永不言弃成为人生警语
 
   泸天化,显赫的化肥企业。
   泸天化,中国大化肥基地之一。
   初冬的泸州,走进泸天化的厂区,天空湛蓝得高而深远。
   道路两旁的树木,即使经历了初冬的凛冽,依然挺拔坚立,似乎在挽留金秋的五彩色意,又像是在力争妩媚春天的早日到来。
    厂区内,一片干净、整洁、清爽的气息给人十分舒适之感,完全不像是化工企业的环境,犹如进了一个疗养院。
    黄政站在生产基地的树木旁,穿着牛仔制服的工装,头上戴着一顶橘黄色醒目的安全帽,不算高的个子,没有魁梧的身材,手上拿着一双浸满油垢的棉质手套,笑容可掬地迎来。这笑容,在他浓浓眉下,显得从容真切,而且有着化工人那份职业的淡定。细细一瞧,他那雕刻般的双眼皮,非常有型有款地衬托出黑眸,看去炯炯有神。若没穿戴泸天化工作服,在演艺场所碰见,冷不丁还会让人觉得不知遇上了哪位正红的影星。
    从19岁进入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车间当工人的黄政,已经在泸天化这个工作摇篮里待了整整27年,是个泸天化老员工了。
    1989年,黄政,这个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从泸天化技校毕业进入泸天化工作,开始了作为化工人的人生。
     这个从农村田野里走出来的黄政,年轻有张扬力,学习能力也强,做事有认真劲头,但更为可贵的是有一种要学好技术成为一名过硬技术工的理想,并为之实现理想的冲动激情。
    黄政最初作为合江外招生进入泸天化技校,毕业前进厂实习,泸天化企业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上的举足轻重,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和希望,还有更多作为一名化工人无限美好的憧憬。
    进厂之后,黄政便跟着他人生工场的第一个老师杨师傅,收获很大。
    合成车间,许多管道、塔架都露天在外,很多工作的操作都是外场作业,春秋气候宜人,夏日里却是大汗淋漓,冬季里却是寒风刺骨,在这环境的艰苦性不说,特殊的管道、塔架还存有高风险。
     这一切艰苦,在杨师傅严谨的操作中,都显得那么平平常常。
    在最初的老系统合成氨装置生产第一线学习操作技术和工艺,说起杨师傅,黄政打开了话匣子:
   “这位师傅,其实只比我大几岁,但是技术过硬,跟着他,我十分荣幸。杨师傅不仅在工作上热心教导,生活上对我也是无微不至。这位师傅,在    我人生起步的第一步工作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回忆起这位杨师傅,黄政心里充满了一种敬意的惦念。
   “以前刚进厂的时候,我一个农村人,尽管在泸天化技校学习了两年,但进厂后,才接触车间操作工作,许多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是生疏的,有的完全陌生。化工企业,有特殊性,一些小的操作不规范,造成一些问题,甚至会铸成重大损失,造成巨大灾难。我在最开始进入操作时,心生发虚,操作起来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错。杨师傅对我的这些不自信,看得非常透彻,耐心讲,你只要把操作规程记牢了,严格按规程操作,就没得事,你这样过于小心,过分拘束,反而容易出事,也说明你对操作规程没有记得很好……”
   说到此时,黄政眼眶发潮,他揉了揉眼皮,接着动情说道:“我在学徒时,也不时犯了操作错误,这个时候,杨师傅总是笑眯眯的,鼓励道,‘没事,按操作规程,你重做一遍。一个好的技师,一个好的工匠,都是在千万次精细操作中锻炼出来的。你只要认真做了,这就行了。’”
   黄政领悟了:好技师,好工匠,需千锤百炼。
   黄政明白了:只要认真做了,这就行了。
   黄政懂得了:严格按规程操作,就没得事。
   “既然做了倒班工人,干的倒班活,就不要犹犹豫豫,怎么不做到更好,做得更出色更精彩,做出成效,上到一个更好技术活的平台呢?人生活得像模像样,是自己争取的;技术学得好不好,是自己钻研学出来的。一个人的路,在自己脚下,只要你努力,终有收获。”杨师傅对徒弟语重心长地说。
   杨师傅在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在技术上毫不保守的技术传授,让黄政十分感动,心里坚定了做好职工做好工匠的职业规划。
   “以前杨师傅就跟我说过,既然都是倒班工人,怎么不做到更好,适应所有能接触到的倒班工种?”游余说道。
   如何严格执行各个工艺指标,控制产品质量,优化系统参数,黄政紧跟杨师傅,经常在车间生产工场讨论得热火朝天,对每个操作规程认真请教,对每个关键技术操作点,他都做到了烂熟于心。
    黄政往往都很晚下班,距离下班时间早已过去,这才匆匆收拾好工具,仔仔细细检查好负责的每一个管道、每一个塔架、每一件仪表仪器,一切都在安全状态下,按程序给下一班做好交接,才稍稍舒缓离开生产车间。
    问到比别人下班晚很多才回家,黄政认真对妻子讲:合成车间老系统工艺异常复杂,对生产过程中天然气、蒸汽、脱盐水等,需求量总是控制不好,严格精准控制,对温度、压力、流量每个工艺指标也能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对于这些指标的需求量已经可以进行严格精准控制,一点马虎不得,我若有丝毫疏忽交给下一班,那可要不得,轻则出事故,重则要酿成大祸,我多花一些时间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这才是大事。
妻子也是泸天化职工,听了丈夫的话后,十分理解黄政,每次将饭菜做好,无论多晚,都坐在门口静等丈夫回来才开饭。
    1993年,在杨师傅的激励和教导下,黄政毅然决然参加了当年的班组选拔。在班组选拔考核中,他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勤于钻研的好学精神,对车间的工艺原理、设备参数,所有管道程序的细枝末节了如指掌。他通过班组选拔考核,从合成车间的工人调入主控岗位任职。
    工作环境从生产车间转换到主控办公室,从生产车间进入主控岗位,工作开始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压力在无形中开始累积。用黄政的话讲:“付出总有收获,收获之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会将之前所有的艰辛所覆盖,所以不觉得辛苦。最开始我并没有感到什么压力,觉得工作环境开始变好了,但责任更重了,我时时给自己敲警钟。”
    没有那些“高大上”的闪光语言,平实之言中含意极深。
    这是黄政“工匠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永刻“工匠人生”的第一课。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流传多年的老话。
    黄政出师后,也算真正进入了化工之门,开始了“工匠人生”的修行。
     在这“工匠人生”修行中,黄政可是铆足劲下了一番功夫。
 
勤奋进取成为生活习惯
 
    对讲机传来调整程控阀系统装置的指令。
    仪表针摆动显示出生产线的运行状况。
     一个个仪器形成的系统管控着整个车间。
     在合成氨主控办公室里,黄政办公桌上安放着检测系统的电脑,电脑旁边一台满是按键的系统参数机器正在运行,他紧盯仪器仪表做出不同的反应,所有按键必须按照严格的规范顺序操作。
     最初接触主控仪器仪表盘,“啪”一声有异响,即使是程控阀系统装置自动开启了保护装置的正常跳动,他心里就要产生紧张,因这一声异响,是否意味着自己操作不规范,造成了自动保护装置的启动。
     对这种现象,让黄政开始反思:在有断电,或电流不畅,再则电压不稳,出现自动保护装置的启动,这本来属于正常之事,程控阀安全装置开启并非是自己操作不当,但为什么心里老是要惊慌发怵呢?那就是一个根源,尽管自己在工作方面没有半点的懈怠,但是自己对主控仪器仪表不熟悉,对新岗位技术掌握不够,还差得很远,这需要加强学习,还需进取和努力。
    仪器仪表,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仪器仪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工业产品生产中,一切隐序流程,都是仪器仪表代替肉眼所测所看。
     化工企业的眼睛、耳朵、嗅觉,就是仪器仪表。
     合成氨车间中央控制室,完全是一个仪器仪表的全新图画。
    站在合成氨生产中央控制室那陌生的仪器仪表前,面对中央控制室这个全新的天地,对着像全新地图一样的主控板,进入全新工作面的操作台,这对在生产露天查看管道管作业习惯了的黄政,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这一切,对黄政又是一次人生职场的挑战。
     生性不畏难的黄政,又开始了一场职业技术攻坚战。
     找来若干仪器仪表书籍,黄政犹如一块海绵掉进仪器仪表汪洋里,汲取仪器仪表养分,渐渐从一个对仪器仪表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入了门。
黄政学习仪器仪表知识,家里也摆开了战场,让小小儿子当考官。
     儿子拿着黄政对自己的考题,稚嫩的专注神态,俨然一位称职的考官。
      “什么是仪表?”儿子问。
      黄政毫不含糊,认真作答:“仪表,显示数值的仪器总称,包括压力仪表流量仪表以及各种分析仪器等。”
      “答对了。”儿子又问,“什么是仪器?”
      黄政摸了摸脑门,回答:“仪器嘛,指的是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量、观测、检验、绘图等的器具或装置。”
      “没有‘嘛’,也没有‘的’,也没有‘是’。”儿子停顿一会儿,连评带问,“还是算答正确了,今后要注意哈。再问,什么是仪器仪表?”
      “是是,老师讲得对。”黄政刮了下儿子的小鼻梁。
      儿子用小手推开黄政的大手,神情严肃地说:“这是在考试,规矩点。”
       “是。”黄政直是点头。
       儿子翻篇,再问:“什么是仪器仪表?”
       黄政面对极为认真的“小老师”,不敢再掉以轻心了,答道:“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力表、测长仪、显微镜、乘法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例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气动调节仪表和电动调节仪表,以及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也皆属于仪器仪表。”
       “好了好了,让儿子吃饭,他要上学了。”妻子摆好了饭菜。
       儿子挥舞双手,“不吃不吃,我还没问完。”
       “你吃了要上学,我接着问。”妻子拿过考卷,问,“什么是中控室?”
       “中控室,就是通过上位机和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厂区设备生产的一个控制室。”黄政想了一会儿,补答道,“例如,电力行业的调度值班室,橡胶行业的密炼车间,控制配方各种比例,炭黑投料等,都需要由中控室协调控制。我现在的合成氨车间中央控制室,也就是起到控制全生间生产线正常运行的作用,还有也是它的功能。”
      “正确,加十分。”儿子刮了黄政的高鼻尖,背上书包上学去了。
      妻子追到门口,大声道:“慢点慢点,下午放学,还要考你爸爸。”
      “要得。”洒下儿子“嘻嘻嘻”的一串铃铛的笑声。
      黄政弄明白了,但这一切字里行间的仪器仪表,似乎都是冷冰冰的,能不能让它生动起来呢?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先生指出:“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这话让黄政从仪器仪表理性认识上升到了感性认识。
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社会活动的“物化法官”——黄政对仪器仪表升华到了一种物化境界,进一步理解到仪器仪表不仅仅是合成氨车间的“眼睛、耳朵、嗅觉”,在当今时代对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勤奋进取是获取成功的必经之路。
      黄政经过学习更多更实用的仪器仪表专业知识后,参加了班组长竞选考核。
      1996年,黄政被公司提升为合成车间班组的副班长,2000年提升为正班长。
      升职为班长的黄政,事情更多了,任务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如遭遇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预判尽快得到妥善处理;如在“断电、断水、断气”的条件下,如何更迅速地恢复车间生产状况;如在生产进行中,如何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产车间实际操作中,时常遭遇到突发事件和情况,让黄政养成并保持了“五勤”好习惯:勤思考,对自己班组的生产问题,主动想问题;勤预判,对班组管控范围的设备,就怎么确保正常生产,进行积极预判,做到防患于未然;勤钻研,对班组生产技术,除自己努力提高外,还勤于组织全班人员勤奋钻研;勤检查,这已是他的一种严求养成,每天比别人早到,比他人晚走,都要对设备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勤学习,除了对自己生产上的技术学习外,还对生产上涉猎的旁系知识认真学习。
      通过各种努力,黄政成了泸天化一个拔尖的班组长。
       全厂召开班组长经验交流会,黄政说出了自己如何抓好班组生产工作及怎么提高全班生产技术的“小九九”。
“要抓好班组生产,要提高大伙技术,没有什么秘密,就是抓好岗位练兵,多练,就会熟能生巧。我们班组岗位练习,重点在三个方面,练视力,练听力,练嗅力。练好视力,能见到仪表指针跳动那瞬间,便知生产是否正常;练好听力,能听到中控室仪器运转是否正常;练好嗅力,在检查设备设施中,可以通过异味来判断是否安全运行。这视力,这听力,这嗅力,可以说是我们班组生产的基本功。我们在合成氨车间的中控室,天天与仪器仪表打交道,没有好的视力,听力,嗅力,那怎么行?要有这过硬的三功夫,没有捷径可走,就是多多岗位练兵,只有多练,才能熟练,才能更好地安全生产。”黄政说。
       正是通过常抓不懈的三练,黄政班组脱颖而出。
        2003年,泸天化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所有车间班长将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人为操作系统将被电动控制仪表所代替,这种气动控制的装置被行话称为“DCS控制系统”。泸天化引进这种更加先进的仪表控制,仪表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工业控制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可以促使过程控制的功能进一步分散下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数字”“全分散”控制。由于这些智能仪表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并具备双向通信和自诊断功能等特点,致使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工作更为方便。
       培训考核,对于单人操作,时间的掌控,正确率的达标,一举一动都在考核范围之内,黄政取得了优秀成绩,受到负责培训工程师何波的好评:单人操作和团队配合操作,黄政考核满分通过,要他演示操作做示范,得到学员班的全体点赞,纷纷向他请教。
回到泸天化熟悉的主控办公室,看着最新引进的“DCS控制系统”,仪表显示着每个设备的数据,黄政胸有成竹。
       回顾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从普通工人到车间班长,从生产车间到主控办公室,从被动操作工作到主动操作工作,从普通技术到如今的最新技术,黄政贵在坚持,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维护好自己的设备,就是维护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是黄政对于自己工作的真实写照。
 
努力向上成为工作目标
 
     对专业的坚持,对坚持的倔强,这是工匠性格。
     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这是工匠心。
     敬业守规终恪守,精细坚固无懈击,这是工匠精神。
      “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其新书《匠人》中如是说。
      黄政,经过师傅的传、帮、带,树立了执着工匠心愿永不言弃的人生理想;经过泸天化企业文化的熏陶,立志以努力向上的工匠精神的工作目标;在泸天化企业中成长起来,他成为了新一代泸天化工人的工匠典范,并将自己的操作技艺学到更精,同时,思考如何将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精湛操作技艺传承是靠今后孜孜不倦、努力进取的年轻人来发扬。



      “要敬业,就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热爱着这份工作,我就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我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奋进取,这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每带新徒弟的第一堂课,黄政皆要讲述自己对于工匠的心得。
       “化工工作难,难在对细节要求高,每个流程的细枝末节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很多年过去了,这句曾由师傅讲的话仍然令黄政记忆犹新,他又言传身教给弟子。
       黄政在主控室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四班两倒。
       “工作的时候,再累也不敢休息,数据随时都在变,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差错”。黄政每每交接班,都要对接班的这样仔细交代,用内心“不能懈怠,也不敢懈怠”反复告诫自己,也要求班组全员这样去做。
       如此严格苛求,班组不是全员都能统一的,尤其是那些刚进厂的人员,心里多多少少会认为黄班长过于小心,哪有那“工作如履钢丝”的状况。
后来,一件事,深刻教育了大家。
       2012年2月24日,非常普通平常的一天。
       厂子里的天空,依旧是那么水洗一般的湛蓝。
       黄政同往常一样,身着藏蓝色工装,那浓眉大眼的脸庞,显得特有精神。
       “黄师傅,”车间值班员招呼问,“今天你不是倒休吗?”
        “嗨,”黄政笑道,“在家闲不住,到班上看看。”
        值班员指着黄政玩笑地说:“你呀,车间成了你的家,你那家成了招待所。”
        黄政回应:“干了这工作,这心啊,每时每刻都提着。”
       “名师出高徒,”值班员拍着黄政的肩说,“你带的徒弟,都过得硬的。”
        “学是学了,但还有一个熟练过程。”黄政戴上泸天化厂徽的黄色安全帽,“我就想去看看管线,这心才放得下。”
        旁边一个刚进厂不久的徒弟急忙说:“师傅,我们刚去查看了,没得事的。”
        “对头,黄师傅,你放一百个心吧。”另一个徒弟插话。
        值班员补话道:“黄师傅,他俩都查得很认真,我都看到的。”
        “你俩戴上安全帽,跟我再去看看。”黄政拿过徒弟送上的茶缸,喝了几口水,用手抹去嘴角茶水,冲值班笑笑,“干我们这个工作,还是小心为好,小心驶得万年船啦。”
        其实,黄政今天这“小心驶得万年船”有他的想法。
         因两天前,C201B塔顶安全阀刚进行了检修,而这些安全阀在整个生产线中,是一个个关键节点,如某个节点稍有一丝不慎,产生泄漏,影响吸收压力,会引发重大事故,其事故带来的损失,无可估量。
        这个安全阀在生产上对安全程度的重要性,黄政心里太有数了。
        黄政师徒三人拿着检查工具,进入了车间管线工场。
        “当当”,“嘭嘭”,黄政走在管线上,一会儿俯身,一会儿仰头,两眼目不转睛,紧紧盯视管线上每个安全阀,时而用检查锤垂直“当当当”敲几下,时而又用检查锤放平“嘭嘭嘭”敲几下,然后侧耳认真听听后,又用手轻轻地抚摸。
         对师傅如此认真,两个徒弟不以为然,心想刚才检查过了,师傅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毕竟是师傅,只好陪着。
         走到C201B塔顶安全阀出口温度套管处,黄政检查得更认真更仔细了。
        “师傅,刚才我俩检查过了,”一个徒弟坚定说,“保证没得问题。”
        另一个徒弟搀护着黄政,也自信道:“我们检查得很认真,这儿肯定没得事。”
        黄政一言不发,用检查锤敲了又敲,全身匍匐在管道上,一只手认真摸管缝焊点,两眼仔细端看,又用鼻孔嗅了好一会儿,隔了好长时间,他那浓眉紧皱了起来,吃力地直起身,脸色发青对两徒弟说:“你俩埋下头闻闻。”
          两个徒弟按师傅要求,先后嗅了焊缝点,同时脸唰地白了。
          此处有微气泄漏。
          好悬!
          “这个节缝出了事,你们应该晓得,那是重大事故。设备毁坏,全线停产。”黄政口气十分严厉,“我们这项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是只拿着检查锤敲敲就了事的,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过硬的技术能力,要用心,要用心。我们这项工作,一点马虎不得。我们这个班组,对管线,对管道,要做到零污染、零排放、零事故。”
      “嗯!”两个徒弟不住地点头,对黄师傅口服了,心亦真正服了。
       后来,及时通知检修,避免了一起重大危险源氢氮气泄漏燃烧爆炸恶性事故的发生,对泄漏点进行抢修,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
黄政19岁进泸天化股份公司合成车间,一干就是20多年。从普通工人到班长,他练就了对车间每一个岗位都了如指掌的工匠硬功夫,对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各个工艺指标,不断优化系统参数,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多次荣获“十佳青年”“优秀青工”“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管理优秀班组长”“安全环保先进个人”等称号。
        生活中没有人不想有所作为,问题是成功与否,到底取决于什么?
        每一行的专业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养自己的专业才能。
        如今社会有一些心浮气躁的现象,只看见即时利益,忽略产品品质灵魂的社会,难有坚持“工匠精神”。
        2012年,公司面临外界天然气供气紧张的严峻考验,大力提倡节能降耗,挖潜增效。黄政与化工三班的全体员工以不断强化自身技术水平为基准,优化各项系统工艺参数,从技术上创新,打破常规,精心操作,走降成本之路,为挖潜增效注入新的活力,在年度的4次“班成本考核”评比中,化工三班就有3次获得车间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同时,在车间总的“班成本考核”中也排名第一。
         同年7月,合成一车间推出了“车间降成本,安全环保及时奖励机制”,化工三班在黄政的带领下,在确保装置设备安全环保无泄漏生产的基础上,对老系统一段炉、蒸汽系统、非渗透气系统等20多项参数进行调整,在优化工艺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损失,节约了50多万元的能源成本。黄政所在的化工三班被评为“2012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依靠信念、信仰,勤奋、进取、专注,对生产技术和严格操作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热爱所做的事情和本职工作,胜过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利益,精雕细琢出一流的工作责任。
       这便是黄政的“工匠精神”,
       也是泸天化的“工匠精神”,
       亦是泸州“工匠精神”,
       更是中国“工匠精神”。
 
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一车间
 
       1963年1月,泸天化厂从英国汉格公司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内第一套1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成立了合成一车间。1966年6月10日装置投产出氨,实现试生产。9月30日生产考核结束,正式移交生产。1976年,共生产合成氨101649吨,第一年达到它的设计能力,全年运行347天,比设计的333天多14天,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1年,装置共生产152554吨/年合成氨,实现了扩能改造后的达标达产。2003年,公司投资6300万元采用丹麦托普索公司技术,用甲醇化、甲烷化替代铜碱洗工艺。同时控制系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英国福克斯波罗公司的DCS集散控制系统,使装置自动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来源:《酒城工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