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柴值千金” 成都藏家称有绝迹千年柴窑

2015-03-07 09:58 来源: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收藏爱好者于老师希望更多的人来帮他鉴定瓷器真伪。 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古诗形容柴窑瓷器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明代《博物要览》描述柴窑瓷器 成都藏家:四大特征同柴窑吻合 用手指轻轻地叩击瓷器边沿,有悦耳的金属之声,延续三四

 

藏家称有绝迹千年柴窑 有“片柴值千金”之说(图)

 

收藏爱好者于老师希望更多的人来帮他鉴定瓷器真伪。

“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古诗形容柴窑瓷器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明代《博物要览》描述柴窑瓷器

成都藏家:四大特征同柴窑吻合

用手指轻轻地叩击瓷器边沿,有悦耳的金属之声,延续三四秒才逐渐消失。藏家于先生称,这些瓷器有四大特征,与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征吻合。

鉴宝专家:可能性几乎为零

世上有无柴窑陶瓷的存在,至今文物界都无定论,于先生手中的藏品产自柴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建议他带着藏品去国家级的博物馆鉴定。

景德镇制瓷大师:现代工艺制作不出

于先生走访了景德镇、故宫博物院等地,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景德镇,他找到不少制瓷大师询问“能否用现代工艺制作出这样的瓷器?”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

谚云:“柴窑片瓦值千金” 成都藏家:家有20件,求鉴定

柴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乃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中国古代窑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然而,中国至今未发现柴窑的窑址,目前也无完整柴窑器皿传世,甚至连柴窑瓷器的残片也未见一枚。自古以来,国人对柴窑的争议不断,已然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桩悬案。

3月6日,成都收藏家于先生向华西都市报(微博)记者爆料,称自己手中有20余件失传已久的柴窑瓷器,他说:“柴窑只是民间称谓,它最科学的名称应该叫‘秘色瓷’。”于先生表示,如果这批瓷器被国家权威机构鉴定为秘色瓷,他愿意将其捐赠给四川博物院(微博)。

亮宝

四大特征同柴窑吻合

于先生是成都某兵工企业的退休工程师,从事木器、玉器与瓷器收藏多年。当天,他现场给记者展示了传说中的“柴窑瓷器”,20多件瓷器分为杯、盘、盏、瓶等器型,这些瓷器的颜色为靓丽的天蓝色,杯口及盏口是葵花形或莲花形,每件瓷器看上去都很薄,外观优雅庄重,其中有一件瓷器底部有个很不明显的“官”字款识。

于先生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瓷盏说:“这件瓷盏直径19厘米,高5厘米,我用卡尺多点测量过,它的厚度有1.7毫米,除去两边的釉,厚度只有1.5毫米。它的表面施以透明的釉,所以光感很好。”接着,于先生又将另一件瓷杯翻转托住杯底,用手指轻轻地叩击杯沿,顿时传出悦耳的金属之声,声音延续了三四秒才逐渐消失。于先生称,古籍里描述柴窑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四大特征在这件小小的杯子里都体现出来了。

于先生后来还用放大100倍的立体显微镜仔细观察瓷器表面,竟然有了重大发现:“显微镜下可以看出瓷器的釉竟然是透明的,这说明瓷器的天青色是添加到了胎泥之中,这就是秘色瓷的来历。”

来源

意外从农民手中购得

这20多件瓷器从何而来?于先生向记者娓娓道来,“成都罗马广场有一个古玩市场,去年有一天我去逛的时候发现一个农民在卖一件青色的瓷器,我仔细观瞧认定它的材料和工艺肯定不是今人所为,后来就跟对方说:你那里有多少件这样的瓷器,有多少我收多少。”最后,农民将手中的瓷器悉数都卖给了于先生。

回到家中,于先生拿出了著名收藏家、瓷器鉴定大师陈万里的《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仔细研读,发现书中对秘色瓷和柴窑瓷器的描述和自己刚购得的瓷器几乎一模一样。后来于先生又找到那位农民,想弄清楚瓷器的发现地。“迄今为止柴窑窑址成谜,我瓷器上发现了不少质地细腻的红土,这种红土一般都是高温反复氧化形成,所以我怀疑这批瓷器是从窑址直接出土的。可惜那个农民坚决不告诉我瓷器是哪里发现的,这非常遗憾。”

鉴宝

专家称可能性几乎为零

虽然于先生自信满满认为手中的20多件瓷器是珍贵的秘色瓷,可记者走访多位四川本土的专家得到的答案却是,他们均表示这些瓷器是秘色瓷或产自柴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瓷器专家组组长、高级鉴定师、人称“赵青花”的著名瓷器专家赵德均告诉记者:“大家都知道‘柴窑片瓦值千金’,但世上有无柴窑陶瓷的存在至今文物界都无定论。你说你是柴窑的东西,首先必须要找到窑址,没有考古的依据是决不能擅自说它出自柴窑。中国陶瓷史上对秘色瓷存在与否也曾有争论,直到上世纪80年代法门寺唐塔地宫发掘出土了10多件秘色瓷后才证明它的存在,当时地宫里的《物账碑》明确写出了它们是秘色瓷以及存放件数。”

著名古玩鉴赏家、收藏家董维微则说:“四川出现过宋代的瓷器有来自定窑和龙泉窑的,汝窑的瓷器世上存世六七十件,也根本没在四川发现过,更何况柴窑?文物鉴定主要手段是眼睛,科学鉴定都算是辅助,我建议那位藏家带着藏品去国家级的博物馆鉴定。”他还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造假方式的多样化,现在是瓷器造假的高峰期,每一位藏家都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

讲述求证之路

景德镇制瓷大师:现代工艺不可能制作这样的瓷器

于先生也深知很难能够令外界相信这些“宝贝”乃失传已久的柴窑,于是他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求证之路。于先生说,这一年来他遍查史料,也走访了景德镇、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景德镇他找到不少制瓷大师,当他拿出手中瓷器问:“能否用现代工艺制作出这样的瓷器?”他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

“宝贝”藏家心不甘:欢迎大家质疑鉴定

于先生透露,自己以前搞过机械制造,研究过氧化硅,也曾冶炼过贵金属,还精通珠宝首饰的加工,“我研究文物的出发点和其他藏家不一样,我喜欢从它们的外表上深入探析其内在本质,我研究的出发点都有科学的指向性,就像破案一样剥茧抽丝去论证我的推断。”

他举例说:“我通过显微镜还发现了这些瓷器的表面并非看上去那样光滑,而像百岁老人那样充满皱纹,这符合硅的风化现象。此外,瓷器沟槽比较厚的位置还有较大的气泡,这也符合御瓷慢烧的特性,现代瓷器不会有这样的气泡,因为不少都是几个小时烧制完成。”

于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各界对他的理论发表看法,自己也无惧质疑之声,“很多事情是越辩越明的。”

一点常识

柴窑:陶瓷史上一座里程丰碑

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至今未找到窑址。“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就是指雨过天晴云层刚破开时里面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天青色。柴窑是周世宗柴荣为追求瓷釉的理想发色而设的御窑。柴窑釉色集古代青瓷釉色之大成,又充分吸收始于唐代盛于五代秘色瓷的精华,沉稳宁静幽艳晶润 ,颜色随光变化由浅至深。它集千峰翠色于一身,达到了古代青釉发色的最高境界。柴窑瓷的烧制成功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座里程丰碑,是整个陶瓷丛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 摄影 张磊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明代《博物要览》描述柴窑瓷器

“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古诗形容柴窑瓷器

 

藏家称有绝迹千年柴窑 有“片柴值千金”之说(图)

 

成都藏家于老师收藏的“秘色瓷”。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