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志为扶贫——记古蔺二郎镇文明村第一书记李仿

2020-10-25 21:58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丁政鑫 初 旭 李仿,作为新时代优秀大学生,毕业毅然返乡当村官;考上公务员,又主动要求到乡镇工作;进入县级机关单位,仍然想着为家乡出点力;在工作顺利的同时享有天伦之乐,居然又决定到村做第一书记;任期满可回单位当副局长,还是选择留村,并表示将竭


李仿(左一)下乡与村民交流

    李仿,作为新时代优秀大学生,毕业毅然返乡当村官;考上公务员,又主动要求到乡镇工作;进入县级机关单位,仍然想着为家乡出点力;在工作顺利的同时享有天伦之乐,居然又决定到村做第一书记;任期满可回单位当副局长,还是选择留村,并表示将竭尽全力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继续谋划发展,借着古蔺大力开发文化旅游的“东风”,把文明村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于一体,名副其实的“幸福新村”。
 
文明村第2389个村民
 
     2005年,李仿从古蔺中学毕业,考取湖南省邵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期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
2009年,李仿大学毕业,很想为家乡做事,返回古蔺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考取后在大村镇工作了两年。2011年,他考上公务员,又争取到马蹄乡工作。在乡镇期间,李仿积极进取,负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因其特长,2012年被选调古蔺县统计局。所学专业与工作对上号,李仿很快就掌握了统计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分管的股室在全市考评中获得优异成绩。

 
文明新村
 
    “2014年12月女儿出世后,我感到家庭非常幸福,每天工作之余,可和妻子女儿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但是,2015年7月一个选择摆在自己面前——是否到村当第一书记?忠孝难俩全,舍小家而顾大家!”李仿理由:一是受父亲的影响,趁年轻多为家乡人民出点力;二是得到爱人的支持,抓着机会再下去磨炼磨炼。
     谈及家人,李仿说:“父亲当村干部已三十年,且还在继任。他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哪些人家存在问题,哪些人家需要帮助,了如指掌;他可以为了给村民分家、调解矛盾等琐事通宵达旦,直至群众满意。父亲工作一辈子,什么也没得到,群众的口碑可是赚足了。”
    古蔺县二郎镇文明村辖455户2388人,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人口31户113人。据介绍,从机关工作人员到“村里人”,李仿角色的转变很快。 他住在村里,吃在村里,还爱说自己就是文明村第2389个村民,一定要为文明村老百姓着想。以后的大会小会讲话和在领导客人面前说事,都是“我们文明村”如何如何,他完全就是文明村人了。

 

李仿(左二)到当地企业走访
 
    该村县人大代表曾永吉说:“我喜欢李书记,真的——不是开玩笑。他勤快,有空就走家串户了解情况,看到我们劳动还要搭把手。他是真正的农村人 ,一点官架子也没有”。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李仿一到村,立即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弄清贫困户是否真正贫穷,致贫原因是什么;非贫困户有什么建议意见。仅一个月,李仿就走访所有贫困户,收集建议意见25 条,解决突出问题5个,比较清楚地了解全村基本情况,并按照政策标准重新增补了2户贫困户,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子承父志!作为村干部,要多为群众做实事。李仿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他对农村工作的热爱,也用实际行动诉说着他对文明村脱贫的期望。”这是文明村支书、村长明祖苓对李仿的特别认识。
 
舍小家而顾全大家
 
    如何早日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李仿决定从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着手。他带领村组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甜橙、脆红李栽种技术,并邀请农业部门专家到村测土配方、科学规划。2015年,在没有任何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他和村委班子成员积极向国开行争取产业扶持资金20万元、向统计局争取办公经费4万元,组织村民栽种了1800亩甜橙、1600亩脆红李,形成了农民增收支柱产业。投产初期,每年实现水果产值850多万元,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到盛产期,每年将实现水果产值3500多万元,人均增收14000元以上。
 

文明新村的工业园区
 
    问到李仿,该村西藏军区自主择业干部、返乡创业成功人士明政十分感激:“在我的种植农场发展中,李书记积极参与土地协调、纠纷调解等工作;遇到干旱、洪涝季节,他参与抗灾救灾;为做强做大产业,他又指导成立‘四川淳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大服务范围,并亲自联系水果销路。”
    采访时,李仿也感叹:“顾得了大家也无法顾小家啊!到文明村,自己经历了从一周回家一次,到一月回家一次,再到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记得2015年冬天,女儿连续高烧几天,妻子也生病住院,需要做手术,她哭着打电话——你能回来吗?哪怕就半天时间,我和女儿都需要你......没等挂电话,也有马上赶回家的冲动。但是,困难户急待解决的问题、贫困户需要及时填报的资料、以及村上紧张实施的项目都等着,最后自己还是含泪对爱人说到——对不起!”

 

河口大桥
 
    据了解,五年前全村只有一条1.1公里的硬化公路;村民电费高达1.2元/度,且电力供应得不到保障;不少贫困户还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基础设施极度落后,严重制约了文明村的发展。看到这些,李仿暗下决心,必须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文明村条件。拟定发展规划后,李仿三天两头到县上跑项目,下村组看工程进度,或动员村民捐资、贷款、投工投劳。现在,文明村建起河口大桥,完成农网改造455余户,建设水池20口,修通水泥路(生产便道)27、5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争取资金500万元,实施电力体改项目,村民用电质优价廉;17户贫困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或危房改造政策,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2016年,文明村代表古蔺县接受省上检查评估。文明村贫困户完全符合“两不愁三保障”条件,全村也达到“一低五有”标准。因此,在全县率先脱贫摘帽,并成为泸州市的脱贫样板村。

 
诚心诚意获“真经”

    2018年3月2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深入文明村调研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要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
     明确了方向,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李仿反复琢磨,觉得获取工作思路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多和群众打交道,多下田间地头听民意,多向老百姓取“真经”。

 

游客青睐当地果园
 
     “明老辈子,今天忙不?我想跟您聊一下养牛的事。”“雷叔叔,今年的收成如何?”无论何时何地见到村上的群众,李仿都要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拉家常。就在这样随意的交流中,他和百姓打成了一片,建立起良好干群关系。”
     村里有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比如彭家佐儿媳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高昂的医疗费影响了一家人;明德付家两个人都是残疾,没有劳动力;明宗奎家三口人还挤住在又旧又小的房子里......这些都让李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给予资助。他还出了300元帮助冯金连交电费,400元帮助雷启海买猪,400元帮助王德强修入户便道,200元帮助明祖兵看病;自己联系的贫困户明亮勇家更是没少关照。许多时候,他是结合贫困户不同的情况向上争取更大的帮助。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村里的贫困户都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房屋不安全的纳入了易地搬迁,患病的得到了医疗救助,有劳动力的介绍务工,在读学生有了教育补助。采访时,贫困户明兴强特别高兴:“我身体残疾,腿脚不便,割猪草、割牛草都得开三轮车,在政府的帮扶下,已养6头牛、5头猪,还住上了好房子!”

 

远眺文明新村
 
    李仿的诚心诚意,得到了群众的支持配合。很快,全村培育起工业企业3家、种植大户28户、养殖大户35户。他又在老百姓的建议下,创新“1+1+6”发展模式,即1户创业大户带动1户贫困户脱贫和6户普通农户致富,全村的创业大户带动本地农户共同增收了250余万元。文明村可说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变成了美丽宜居的文明新村。
     李仿自愿到文明村担任第一书记五年来,该村接受了国家有关部门及省、市、县各类扶贫工作检查,成绩得到充分肯定。文明村先后被评为泸州市“脱贫攻坚先进村”,泸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四川省“四好村”。
      干部群众对李仿都有评价:待得住,有思路;结合实际,做好服务;心系贫困户,能为主心骨;不搞假大空,再苦也能冲。因此,2016——2017年,李仿连续被评为“古蔺县优秀第一书记”,并作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提拔为古蔺县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7年,又被市委评为“两学一做”示范岗;2018年,还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
丁政鑫  初 旭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