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提前脫貧致富的底气在哪里?

2016-03-02 11:06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水尾鎮村委會前廣場。 周永敘攝 近日,瀘州市委第六督導組到敘永縣麻城鄉專項督導精准扶貧工作時發現:危房改造項目雖已完成,但未驗收報賬。督導組將此問題通報縣鄉兩級部門。相關部門一周內完成項目驗收報賬工作,及時將補助資金兌現給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水尾鎮村委會前廣場。
  周永敘攝

  近日,瀘州市委第六督導組到敘永縣麻城鄉專項督導精准扶貧工作時發現:危房改造項目雖已完成,但未驗收報賬。督導組將此問題通報縣鄉兩級部門。相關部門一周內完成項目驗收報賬工作,及時將補助資金兌現給貧困戶。

  以問題為導向,瀘州市委新設第六督導組專“盯”精准扶貧:不打招呼突查進展,發現問題通報、問責,傳導壓力。

  貫徹中央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和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瀘州確立了“五年集中攻堅、提前一年脫貧”的總體目標。從改善基礎設施條件,聚力產業發展入手,輔以一系列嚴格的問責機制,瀘州匯聚各方力量加速脫貧攻堅,全市步履鏗鏘,提前一年脫貧底氣十足。瀘州下轄的敘永和古藺兩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是烏蒙山連片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預計到2019年,全市35.68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324個貧困村和古藺、敘永、合江三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基礎設施攻堅,讓貧困地區發展條件“好”起來

  “想都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那麼多人來耍。”說起春節“黃金周”游人火爆的情況,敘永縣水尾鎮西溪村村支書羅元勝很感慨:村裡的旅游基礎設施改善后,僅大年初一就來了1000多名游客,7天大假,西溪村吸引了4000多名游客前來觀賞,村裡僅有的兩家農家樂飯菜全部賣光,冬筍、臘肉等山貨一“搶”而空。

  西溪村在畫稿溪景區深處,因交通不便,游客基本上都停留在山下。“看到山下游人如織,我們心慌啊。”羅元勝說,交通不便、旅游基礎設施落后成為西溪村發展的短板,村民脫貧步履蹣跚。

  轉機來自於國家打響的脫貧攻堅戰。

  2015年9月,西溪村作為瀘州首批整村推進貧困村,一大批精准扶貧項目接踵而至。

  去年10月13日,西溪村新村建設一期工程開始落地。兩個月后村裡“脫胎換骨”:新村綜合體成為西溪村的新地標﹔雖是寒冬,但村裡游客不斷……

  通電、修通公路,自將脫貧路上的“絆腳石”撬開后,緊鄰水尾鎮的龍鳳鎮四坪村三組也在發生巨變:村民用上了洗衣機、電視機,開起了摩托車、小貨車,竹子、竹筍、竹蓀走出了“深閨”,自駕游、生態游迎來了外來游客,村裡天天歡聲不斷。

  針對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回洞橋村道路不暢的問題,按照回洞橋村精准扶貧幫扶規劃,現已開工建設3條道路。

  “貧困村均有一個共性:基礎設施落后。基於此,我們將實施交通攻堅擺在‘七大扶貧攻堅行動’首位。”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說。

  瀘州出台《關於全力推進扶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構建“1+7+13”精准扶貧攻堅體系,即1個脫貧總目標、7大扶貧攻堅行動和13個“專科”項目,以組合拳的形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市建設“骨干+毛細”大交通網絡,強化供水保障體系,推進電力和信息網絡全覆蓋,組合推出項目讓貧困地區的發展條件“好”起來。2016年,瀘州將集中力量突破交通難、飲水難、用電難等貧困地區最大的問題。擬投資42億元,實施3年渡改橋項目建設攻堅工程,方便群眾出行﹔全面推進安全飲水工程﹔持續推進烏蒙山區農網升級改造及低電壓改造工程……

  汽車行駛在古藺縣大寨鄉上甲苗寨,嶄新的電杆特別顯眼。去年以來,古藺縣在上甲苗寨實施了低壓電網改造,建起了9個蓄水池,便民道全部硬化,村民從此告別與天斗的歷史。“現在電壓穩定得很,再也不用一邊用電燈,一邊點蠟燭了。”古藺縣大寨鄉上甲苗寨村民陶學芬說。

  量身定制脫貧項目,讓貧困家庭荷包“鼓”起來

  2月12日,大年初五。敘永縣水尾鎮西溪村的羅文開一早就忙開了,送豬上山,編制圍欄,新蓋露天圈舍。

  一個月前,一家公司向貧困戶羅文開提供了20頭小豬。經過30天的高山適應性飼養,現在開始進入露天生態散養,20頭豬將在室外飼養長大,直至出欄。

  按照與該公司簽訂的協議,羅文開在不喂任何工業飼料的前提下,隻要把豬養1年,不管大小,公司均以每頭2200元的價格回收。

  對這個包賺不賠的協議,羅文開開始還不敢相信。直到豬兒送上門來了,他才相信這是真的。

  羅文開一家三口,因孩子讀大學致貧。正愁眉不展之際,精准扶貧的東風吹來。“還有一個包賺不賠的事,我種了4畝多有機稻,不管收成多少,隻要按照公司要求種植的,都會以每畝1600元的價格收購。”羅文開說,“這兩項全年算下來,4萬元的收入問題不大,娃兒讀書的費用不愁了。”

  不搞“一刀切”,瀘州為貧困戶量身定制脫貧產業項目。針對有勞力、缺少資金的貧困家庭,瀘州送資金、送產業項目入戶,讓群眾實實在在脫貧。

  大寨鄉富民村陶明學用省檢察院提供的幫扶資金買了一頭小牛。“我現在割點草還沒問題,所以我准備養牛。”陶明學計劃養殖10頭母牛。“正常情況下,10頭母牛每年能賣五六隻小牛,算下來也有4萬元的毛收入。”底氣十足的陶明學說。

  瀘州以市場為導向,突出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精品果業、高效林竹、綠色蔬菜、特色經作、優質糧食、現代養殖、休閑農業、加工物流等農業主導產業,打造一批現代烤煙基地、精品水果基地等。

  越是貧困的地區,生態越好,資源越豐富。對此,瀘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以西溪村為例,旅游基礎設施完善后,僅發展鄉村旅游一項就可以讓群眾從此脫貧。羅元勝預計,2016年每戶村民將從旅游產業上獲得收入在1萬元以上。

  此外,瀘州實施的就業扶貧收到了就業一人、致富一家的良好效果。

  2月14日,春節上班第一天。瀘州益和紙品包裝有限公司職工楊學飛開始了新一年的奮斗。他是敘永縣白臘苗族鄉村民。4個月前,他還在四處奔波。無一技之長的他渴望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去年10月底,對口幫扶落木河村的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相關領導來到村裡。通過精准調研,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擬開展就業扶貧。“落木河村交通落后,產業基礎薄弱,村民就業很難。每家有一人就業,全家就能脫貧。如果夫婦到長開區務工,再把孩子帶到瀘州讀書,那將徹底改變這個家庭。”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負責人鄭蓉介紹,該區已對600余家企業的用工情況進行梳理,可向村民提供30余個工種200余個就業崗位。

  楊學飛成為村裡第一個到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就業的村民。“公司包吃住,計件算工資,多勞多得,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楊學飛說。“按照公司有關規定,對落木河村來公司上班的人,除非嚴重違反公司規定和法律法規,我們都不會辭退。”瀘州益和紙品包裝有限公司生產部主管左紅德介紹,公司執行這個隻針對落木河村的帶有明顯“缺陷”的規定,主要是想為貧困村民脫貧出點力。

  合力攻堅挖窮根,匯聚動能讓脫貧速度“快”起來

  元旦期間,敘永縣正東鎮石樁村四川三合堂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永倫頗為“發愁”:因天麻“觸網”,訂單一個接一個,40噸天麻眼看就要“觸空”了。

  去年,萬永倫首次規模種植300畝天麻,200多萬元的收入讓他掘出了“第一桶金”。而跟著沾光的還有扶貧對象戶萬項林和王洪剛兩家人。“公司先期提供天麻種子、管理技術,村民僅憑荒山、勞力‘入股’,待天麻成交回公司后一並折算。”萬永倫說,按照這種模式,今年將逐步把村裡的貧困戶納入天麻種植范疇,依托電商平台,天麻種植規模擴大到600畝。

  瀘州在縱深推進以精准扶貧為主線工作的同時,組織動員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股力量匯聚成脫貧攻堅強大合力拔掉“窮根”。

  瀘州實施“百企聯百村”行動,100家以上愛心企業結對幫扶100個以上貧困村,並逐步實現全市324個貧困村企業幫扶全覆蓋。

  在瀘州,資產收益扶貧成為社會扶貧一大新亮點。古藺縣龍山鎮順河村順家山核桃種植基地,120戶農民用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入股,政府政策性補貼資金量化為股金,按比例分攤到120戶成員,利用“核桃+樹莓、藍莓喬灌”、林草畜沼、林蔬、林藥、林下養殖等五類復合經營模式,精准發力斬斷“窮根”。“政府補助都變成了我們的股金,包包不漲才怪。”村民扶南明說。預計到2017年核桃樹進入挂果期,專合社每年至少有1000萬元的收入,每戶成員每年分紅在1萬元以上。

  自2014年9月起,瀘州在敘永縣啟動全民預防保健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圍繞三大任務,整合資源,實施精准化的健康指導和保健服務,初步構建了貧困地區預防保健精准服務體系,全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群眾對全民預防保健工作滿意率達100%。此舉降低了貧困人口就醫費用,掐斷因病致貧、返貧的“根”。

  瀘州建立公共財政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的穩增長投入機制,規定三個貧困縣涉農資金50%以上投向扶貧。

  2015年,瀘州整合扶貧資金91.26億元,實施“七大脫貧攻堅”項目85個等一系列舉措,全市去年實現脫貧解困80680人,佔目標任務的105.8%。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