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溪特早茶 绕不过去的王大授

2019-04-03 09:16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作者:初旭 纳溪贡茶扶贫春芽2019纳溪特早茶新茶上市媒体见面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企业家和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纳溪特早茶第一批新茶上市,分享了泸州市纳溪区茶产业助推扶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喜悦。但中国纳溪特早茶的背后,却有一位绕


王大授先生近照

作者:初旭
 
  “纳溪贡茶•扶贫春芽”2019纳溪特早茶新茶上市媒体见面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企业家和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纳溪特早茶第一批新茶上市,分享了泸州市纳溪区茶产业助推扶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喜悦。但中国纳溪特早茶的背后,却有一位绕不开的纳溪茶叶奠基人,他就是泸州市茶叶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茶叶学会会员、八十多岁高龄的王大授老人。


茶叶人生第一站
 
  王大授老人出生于1936年的4月4日,今年已经83岁高龄。他老家在宜宾江安县的井口镇农村,喝着长江水长大。祖辈系中医世家,江安高中毕业以后,一不小心考入西南农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四年的大学生涯,艰苦而充满激情。1960年9月,王大授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厅工作,一年以后的1961年,他考虑到泸州纳溪离家近,便于照看父母,就主动申请调到了当时的纳溪县农业局,他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棉花坡公社的多种经营站,负责当地棉花、甘蔗、花生及油茶的发展,漕溪的油茶点就是王大授最早的试验田。

 

今日之上马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舒城,发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纳溪地区作为中国特早茶的故乡,一直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苦于人才奇缺,特别是茶叶方面的专业人才。1967年下半年,经领导做工作,王大授被调动到纳溪县供销社,从此,与茶结缘,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今天退休在家仍在关注纳溪的茶叶事业。
  王大授茶叶人生的第一站是原来纳溪上马公社,现在的上马镇。上任后,他就带着草帽和水壶,走遍辖区的大队和生产队,并在文昌宫召开了全县茶叶发展动员会,并亲自示范栽种和讲解茶叶知识,几年时间,纳溪地区就发展茶叶几十亩,成为各地参观学习的榜样。

 

纳溪茶园一角

  由于成绩突出,1973年至1974年,王大授被母校借用,在那里举行了首期茶叶培训班,来自宜宾、泸州等地的八十多名茶叶多种经营干部参加了培训,一时间,川南地区茶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如火如荼。1973年到1980年7年时间,仅纳溪地区就发展茶叶三万多亩。
  这些喜人成绩的其后,都是王大授一个人在战斗,是他用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可以说,没有当年王大授们的努力,就没有纳溪茶叶的今天,王大授成为了“纳特早”绕不过去的老茶人。1981年宜宾农校举行了两个月的制茶学,王大授还是一个人亲自上马,备课授课,采茶制茶,使得在参加学习的学员在短时间就掌握了采茶和制茶要领,并成为一方茶叶骨干。

 
管理防治最重要
 
  王大授先生告诉说,中国特早茶之乡纳溪的茶树,除了土生土长的本地茶树外,早年都是采用栽种、外地调种和直播几种形式,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有了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扦插,纳溪境内的绍坝茶园就是采用了以上种植方法。
  纳溪境内的茶叶90%都良种化了,原来的老品种几乎被淘汰。该地区的当家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平阳早、乌牛早、福云9号等,近几年才引进了黄金芽、白茶等。

 

纳溪茶园一角
 
  谈起当年种茶的一些过往,王大授先生还如数家珍。他说,开山种茶,首先要把茶园的基础打牢,做到环山、等高和梯形,同时注意做到坎要牢,土要深。这样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便于茶叶的空间生长。
  茶叶也是一个精细活,在管理上要科学施肥,科学治虫。这是茶叶产业的两大关键。
  首先施肥要做到一基三追六补。一基是指冬季的基础肥料。三追是指春、夏、秋三季茶之前要施肥。六补则要求六次叶面施肥。谈到治虫,纳溪一带的茶虫有多种,其中有毛虫、茶蚕、滚滚虫、螨虫、红蜘蛛等,一般采取人工治虫,灯光诱捕等手段。根据多年的经验,王大授先生认为,茶叶的冬季管理最为重要,冬天来临,茶叶和其他动物一样进入冬眠状态,这时深耕、除草、施肥、修剪都可以,即使对茶树的根部有所损伤也无妨。

 


近年成功注册的”纳特早“商标
 
  中国特早茶之乡的纳溪,经过当地人和茶叶专家的不断探索,在种茶和培植茶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制茶方面大都沿用传统工艺采茶制茶。
王大授经过多年的鼓与呼,纳溪茶叶发展起来了,但制茶方面还是相对落后,那时候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就采用手工制作,一般制作以炒青轰青为主的绿茶品类。炒青又分慢炒和茶叶卷两种。整个工序分:杀青、揉捏、做形、干炒及包装。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王大授的带领下,纳溪一带开始生产龙井、红茶、砖茶、沱茶等,通过供销系统,这些纳溪茶叶销往内蒙古、青海、西藏一带,但大都是散茶,没有任何包装和品牌。

品牌打造任重道远
 
  “茶叶产业要发展,纳溪也应该有自己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1980年,王大授在随同省茶叶学会赴浙江杭州参观了龙井茶生产基地并了解了龙井茶品牌价值后,王大授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更坚定了他创立“纳溪名茶”的信心。1983年5月,他终于亲手制作出了4斤特早茶并送到宜宾地区品评并获好评。

 

金凤山寺
 
  为了让自己试制的茶叶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结合金凤山地处泸州梅岭山脉,茶叶外型酷似凤凰的毛,他就将自己试制参评茶取名“凤羽”。当王大授将“凤羽”茶送给专家品评时,当即就吸引了出席此次品评的中国茶叶界著名专家余寿康教授的极大关注。品评中,余教授反复泡了三开品茗,反复寻问了制作方法后,认为“凤羽”茶突出了清香味这一特色,并要求王大授结合晴天、阴天、雨天不同气候变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规程来指导加工。
 

纳溪的黄金芽
 
  1983年6月,“凤羽”在获评“四川省优质茶”后,1984-1986年,又连续三届获“四川省优质奖”。 2001年,“凤羽”茶获得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从此纳溪茶有了中国第一特早茶的美誉,一举填补了纳溪和泸州无名茶的历史。继后王大授又成功培育出了“川南雀舌”这一手功名茶,更加完美地呈现了纳溪绿茶独特风味的“雀舌手工茶技艺”,并于 2014年6月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他所总结出的“心不离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的“雀舌绿茶”手工制作要领至今还在应用。王大授告诉说,手指与茶叶、茶叶与锅面的接触,能做到心手合一,运用自如,没有十年八年的实战经验,是掌握不了雀舌绿茶的制作技艺的。
 

胡耀邦(左五)在泸州
 
  在王大授不遗余力的探索中,纳溪茶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83年,胡耀邦来泸州视察,就点名要喝纳溪特早茶,当时,王大授正在成都开会,接到时任纳溪县县长钟炳文的电话,王大授就让夫人刘光荣将家里存放的凤羽茶送到泸天化招待所,交给了接待办的同志,据说,胡耀邦品味纳溪茶后,给予了好评。
  在王大授看来,他的观点和其他专家的一样,纳溪土质好,气候好,适合于茶叶生长,“中国特早茶”名不虚传。但这里地域品牌和企业品牌都相对较弱,让人记着的品牌并不多,品牌之路任重道远,还希望纳溪有更多更响的茶叶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他愿意尽一份自己的努力。

相关连接:

作者(右)与王大授先生

  作者初旭,本名王先军,四川古蔺人。民建会员,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目前从事网络传媒和法律服务。
  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曾在多家媒体从事传媒工作。其间创作和采写各类文艺、新闻作品上万件。作品散见于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知音》等全国知名报刊。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山地风流》和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泸商记忆》(与人合作),主编了大型专著《最泸州——泸州建市三十周年专辑》,与人合作出版《巴蜀名胜楹联大全》等。先后推出的《纳溪贡茶.等您回家系列》《山地笔记系列》《我是品牌系列》等散文系列及多篇调查报告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企业家们的关注。与人合作创作的歌曲《灯闹古蔺》《黄荆行》《花开丹桂》《龙抬头》《马蹄滩之歌》《水口之恋》《一潭美酒是故乡》等先后斩获全国大奖。主要擅长于新闻策划、深度报道、品牌策划、品牌推广、歌词创作和新赋体的写作,所编著的《泸州百业赋》即将出版发行。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