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肖春:巾帼英雄托起飞天梦

2017-07-15 23:23 来源:中国妇女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台上的肖春,身穿一件胸前印有国旗图案的航天蓝工服,头扎马尾辫,讲起话来音色悦耳,字字清脆,语调铿锵,给人果决坚定的印象。 两个多月前,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时,肖春是五位发言者之一,她带领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台上的肖春,身穿一件胸前印有国旗图案的航天蓝工服,头扎马尾辫,讲起话来音色悦耳,字字清脆,语调铿锵,给人果决坚定的印象。
   两个多月前,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时,肖春是五位发言者之一,她带领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3所308室质量技术组,荣获了“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文/王婕 摄影/刘丽华、马良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台上的肖春,身穿一件胸前印有国旗图案的航天蓝工服,头扎马尾辫,讲起话来音色悦耳,字字清脆,语调铿锵,给人果决坚定的印象。

每次飞天都运载着“炭索”组的梦想

采访时,肖春笑说自己理工科出身,平日里写惯了严谨的技术报告,恐怕说话“不生动,不动人”。真正聊起来,肖春渐入佳境,其实她比预想中健谈得多。

对于43所,肖春感情很深。四十多年前,她的父母同在43所工作。夫妻二人随大部队执行任务,从泸州到内蒙古几经辗转,后来又到陕西蓝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里生下了肖春和妹妹。从那以后,肖春的人生基本就没离开43所这个小圈子。

肖春每天的工作是和“炭/炭”打交道,“炭/炭”就是装配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部上的关键材料。外行人不懂的炭/炭复合材料研发,她通俗地将其比喻为盖高楼,第一个“炭”是炭纤维,是用来搭建框架的钢筋;第二个“炭”指不同种类的炭基体,相当于钢筋内部填充的水泥,两种材料叠加在一起构成炭/炭复合材料,运用不同工艺组合生产出各类炭/炭喉衬产品。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神舟飞船与天宫在太空中对接、长征十一号首型大推力全固体火箭试验成功、阅兵方阵中导弹武器战车震撼出场……

无数次重大航天项目取得成功,炭/炭喉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动力发动机的“咽喉”,要在3000多摄氏度的超高温下“服役”,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在超音速状态下经受高压燃气粒子的长时间冲刷和侵蚀,表面只允许产生毫米级的变化,才能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固体火箭发动机工况不同,炭/炭喉衬研发制造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来严格匹配不同型号的应用需求,这对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准和创新能力时刻提出挑战。

2015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肖春岗组承担了国内最大推力和规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炭/炭喉衬的研制任务,在国内尚属首创。在规定时间内,要快速提出一套工艺成熟的技术方案,时间紧,任务重。仅是给产品工装上完成上万个小孔的定位操作,就花费了攻关组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刚开始,一打下去就连孔,一个个孔一下子变成一串,前功尽弃。又试,不行,再重来……跑工厂、蹲点、反复试验,任务面前没人抱怨,都在尽力克服个人和家庭的困难全力以赴,甚至有的同事孩子正面临高考也没精力照顾。在大家通力配合下,难题终于攻克,顺利保障了长征十一号成功首飞。

“炭索”是肖春岗组的名片,一语双关,是日复一日的炭/炭复合材料的技术研发,也是激励每个成员不断向上向深、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

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是幸福的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每一次执行重大任务,这个长年保持“零缺陷”的团队一定会打个漂亮仗,绝对自信也足够让人放心。可这份工作太需要全身心投入了,一丝一毫的瑕疵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所以,纵使经历了无数的荣耀时刻,肖春似乎难以完整讲述某一次具体经历。研发时的披星戴月黑白颠倒,发射点火前难以抑制的忐忑紧张,发射成功后所有人鼓掌欢呼,激动落泪……每一次执行任务时的“完美演绎”,在她脑海中更多只是留下了一个个片段式的场景感受。

可如果话题回归专业技术,肖春立刻又变得滔滔不绝,这是她最熟悉也最感兴趣的部分。常年和炭/炭材料打交道,面对多工序、长达数月的制造周期,不仅需要细心坚持做好技术状态控制与执行,更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存在隐患的技术环节。

同事眼中的肖春,做事总是激情满怀“很带劲!”组里的小伙伴介玉洁曾不解地问她,大家同样的工作强度,为啥你就不知道累呢?其实,所有疲累肖春都自己悄悄消化了,晚上回到家,常常累到吃不下饭、不想说话,可第二天她必须满血复活,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带头人的责任。

肖春是一个做事极度专注、要求几近严苛的人,同事们曾佯嗔地“埋怨”她:肖师傅干什么都一板一眼,做事情要求也太高了……

有一次,她们承担的某新型复合材料试验首件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全部达标,这意味着长达四个多月紧张攻关结束了,大家总算松一口气,以后可以正常上下班了。此时,负责测试工艺的黄寒星提出,某一项重要性能虽然达标,但比预期水平低了12%。大家纷纷说,这是正常的波动,不要紧。可一向严谨的肖春却觉得,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有疑点的数据,必须马上排查原因。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于是,她立即安排人员对取样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并对取样部位和试样的表现状态一一确认并做了详细记录。为了排除测试方法不同可能导致的偏差,她还把试样寄到国内不同的权威测试单位进行比对测试。经过12天的连续奋战,42组测试结果出炉:稳定。这时,肖春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重重落下。这份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还有一回,在完成某重点课题结题报告时,她一个人对着长达一百多页的超厚材料,盯着密密麻麻的五号字连轴转地研究了十多天,逐字逐句推敲了上千个试验数据,一一核对,确保不出丝毫差错。

肖春说,自己这份认真执着是家传的。爷爷是一位农技研究人员,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曾因贡献突出在1957年被评为全国劳模。父母携手在43所为航天事业工作了一辈子,四处为家,却从未产生过丝毫动摇。

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家庭传统让肖春从小就懂得,坚持专注地做事“理所应当”。而且,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是幸运更是幸福的,因为她从中收获了满满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炭喉衬”般的强韧是这样炼成的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肖春祖籍四川泸州,因为在陕西出生长大,性格中透着一种西北人的豪爽。

19岁那年,从单位所属的中专毕业后,肖春分配回了43所,开始了炭喉衬材料研究。尽管父母同在这里工作,自己对环境也再熟悉不过,可对于对第一份工作满怀期待的年轻女孩来说,现实还是给了她重重一击:没日没夜地跟产三班倒,天天和高温炉和黑炭打交道,还得爬上爬下维修笨重的设备……这哪里是想象中的科研工作啊?完全是体力活,她一度郁闷不止。

父亲当时任所里的党委副书记。对于暂处低谷中的肖春,他没给太多安慰,而是为她推荐了一位身边的榜样,告诉女儿好好向前辈学习,希望她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榜样”苏君明是炭/炭领域的资深专家,三十多年潜心研究,科研贡献突出。别人不会在意的工作细节,他却肯下大力气去关注、去深挖。正是这种不计得失,让他在专业领域取得很多超越他人的成果。前辈身上的进取之光,照亮了肖春内心深处。她明白了,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只要胸怀一腔热情,全情投入,都能将平凡的日子点亮。

接下来的日子,她尝试着从平凡处寻找那份属于自我的独特意义。为了技术更加精进,她深钻业务,也加强理论学习,参加自考上了大学,最后还以优异的成绩拿下了西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她说,不论你的起点如何,永远不要停止生长。

除了要应对超强的工作负荷,还得成天和各种类型的高温高压设备打交道,这对于女性体力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负责高温处理工艺,肖春常常要对着温度高达2000多摄氏度的高温炉工作,为了使其发挥最佳使用状态,必须定期更换保温材料。早先保温料都是炭黑,每次修炉子装填材料,都得靠人工用容器一点点舀进去,完成一次修理,需要上百公斤炭黑。每次工作结束,除了眼睛,全身上下都黑透了。

现在材料更新换代,把炭黑换成了炭毡,倒是不黑了,可即便用胶带纸把领口袖口层层裹紧,“漏网”的毡子纤维还是会钻进衣服,扎得人又疼又痒,脱下工服,身上常常因为过敏生出一片一片的红疹子。

对于这些很多女性都不敢想象的“艰苦”,肖春讲起来也只是轻描淡写地笑笑,现在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入岗位的柔弱女子了。这么多年的磨砺,她似乎也练就了“炭喉衬”般耐得了超高温超高压的品性。

硕果累累的金牌班组女将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肖春带领的岗组24个人中女职工16人,占了大半。这个平均年龄35岁,以硕士、博士为主的高精尖队伍屡获战功,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航天项目任务,还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取得五十多项授权专利。研发出的炭材料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固体动力材料技术领域的空白。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实现了新技术材料的一次次重大突破和一代代航天发动机性能的整体飞跃。

肖春说,尽管从事这份工作男女性别差异不大,但女性的细腻和坚韧更容易被激发出来。组里的各项科研成果和荣誉,央企劳动模范、技术创新能手、优秀专业论文……获奖者女性居多。

在这个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的“航天金牌班组”里,总是涌动着一种超强的凝聚力。接到任务,大家第一时间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很多来考察学习的人都有一种共同感受:这个团队的精神面貌与众不同,热情和能量特别能感染人。

这个女性为多数的团队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耽误过工作,把孩子带到单位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白杨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工作繁忙,她常常没时间投入太多精力去照顾孩子,却和同事一起主动为岗组成员拍摄工作、活动小视频,将全组积极认真的工作状态展现在镜头里,这样的年度短片也成为岗组宣传的一大亮点。

肖春说,每个组员能在工作中尽情尽力地释放光热,也得归功于身后默默为他们付出的家人。她爱人董涛在派出所工作,工作也忙,可为了支持妻子事业,他甘愿成为“成功女人背后为她撑起家的男人”,儿子十岁了,妈妈很少有时间陪他玩,就连家长会也都是爸爸去参加。

肖春:巾帼智造托起飞天梦2017年7月《中国妇女》封面人物

女性天生爱美,可大家常年穿着蓝工服,好看的衣服只能留给工作之余有限的时间。所以组里的姐妹喜欢尽可能挤出时间一起去郊游、办联谊会等,既是情感交流,又能享受姐妹们一起扮美扮靓的美好时光。这次为了拍封面照,肖春精心挑选了好几套平日难有时间穿的漂亮连衣裙。

肖春每次获奖,都是一份要与家人共享的荣耀。这次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父母特别欣慰,连说她继承了爷爷的传统。当年爷爷被评为全国劳模到北京领奖,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合影。六十年后,肖春带领着团队赢得荣誉,到北京领奖并作为代表发言,是航天人的荣耀,也是肖家的光荣。

不久前,肖春升任308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新的岗位对她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从她和团队身上,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航天事业是有魔力的,吸引着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前行。

正是有了无数个肖春这样的航天人并肩战斗,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够快速崛起、一飞冲天。中国的航天梦,是由每一个航天工作者的梦共同托起的,一代代航天女性更是用智慧和勇气合力助飞大国之翼。(来源:中国妇女)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