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抗战老兵余海均 血战滇缅的机枪手

2015-07-23 07:26 来源:宜宾新闻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抗战老兵余海均。(记者 曾江 摄) 7月6日,在长宁县三元乡一户农家院子里,来自由中共 宜宾 市委统战部、民革宜宾市委、宜宾市老龄委办、宜宾市民政局、宜宾新闻网、宜宾手机报、宜宾众泰汽车4S店联合组织的抗战魂、宜宾人大型寻访抗战老兵新闻报道组的人员

抗战老兵余海均。(记者 曾江 摄)

7月6日,在长宁县三元乡一户农家院子里,来自由中共宜宾市委统战部、民革宜宾市委、宜宾市老龄委办、宜宾市民政局、宜宾新闻网、宜宾手机报、宜宾众泰汽车4S店联合组织的“抗战魂、宜宾人”大型寻访抗战老兵新闻报道组的人员见到了余海均。

94岁高龄的余海均身板笔直,目光炯炯有神,貌相慈和,军人气质犹存;而且记忆清晰,口齿清楚耳不背,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儿。得知采访组一行要来,一大早便兴奋起来了。

余海均坐姿依然有军人气质。(记者 曾江 摄)

训练三个月上战场 4次负伤不畏日寇

余海均,1938年10月壮丁入伍,先在长宁县操练,后又到泸州,在中国远征军兵源紧缺的情况下,同战友一起乘坐卡车到云南。

“当时大多是被抓壮丁入伍,20多名荷枪实弹的军人送我们去训练营。”余海均回忆当时去云南参战的情况时说,当时训练不到3个月,基本就训练摸爬滚打,但因为自己是炮兵,所以还要训练打炮。

余海均当时明白,一名能打仗的炮兵,三个月训练肯定是不够的,但由于滇缅战事吃紧,他们也毅然加入了战斗。

据史料记载,1944年5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开始对滇缅一带敌占区实行大反攻。余海均所在的师团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受到日军强大的抵抗。

“我们披荆斩棘前行御敌。刚砍开的山路留下竹节或杂树茬子,行军十分艰难。”余海均说,日军指挥部设在灰坡,日本人在隘口上火力封锁,他们冲过去,一排子弹扫射过来,脚下一滑,他倒在旁边的沟里,虽然受伤,但并无大碍。

据余海均回忆,在收复腾冲城攻打北门战役中,战斗十分壮烈。这座兴建于明朝的石头城,被占据的日军经营了两年多,工事修筑得非常坚固,碉堡、暗堡、地下通道等形成网络状。“打得很惨烈,美军飞机协助炸毁城墙,城墙攻克后,号兵在城墙上吹起冲锋号,五个师同时向城里发起总攻,进城后就与日军开始了巷战。”余海均说,攻到县政府碉堡时,里面的日军军官约十几人,知道末日已至,他们绝望地或剖腹,或割颈,或饮弹自尽。光复腾冲足足攻打了4个月,我军牺牲了九千多官兵,古城几乎夷为废墟。

余海均按下自己的手印。(记者 曾江 摄)

最惨战役:一个机枪排只活下两人

余海均四次负伤,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们一个机枪排四五十人打到最后只剩下我和排长刘大富两个人。我们的班长蒋中义在我眼前被炮弹炸死。”当余海均每次回忆起这场战争的时候总是会流泪,总是会说,死的很惨,很惨,现在还记得那些战友。

在三关坡战役中,余海均所在的连负责狙击日军,保卫整个团的大后方安全。在敌人几轮进攻后,只剩下了他和排长刘大富。两人坚守下来,从正面和侧面端起机枪扫射,他们打死了三四十个敌人,保卫了一个团。

对余海均进行摄影。(记者 曾江 摄)

余海均从一个炮手,变成了一个机枪手,而且屡立战功。在收复腾冲战役中的一个晚上,大约半夜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有两路鬼子分别从腾冲和飞凤山向他们的驻地进犯,正在值班的余海均向营长要了挺机关枪,当敌人走近时,他端起机枪和其他战友一起向敌人扫射,当夜的战斗共歼敌军近百人。

余海均拿起拐杖演示当年用“机枪”的打法。(记者 曾江 摄)

现场演示打机枪 念起战友仍心痛

7月6日上午,在报道组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余海均拿起了手中的拐杖说:“那时机枪是美式装备,大约有七八公斤重,我拿拐杖当机枪,让大家看看当时我们是如何消灭敌人的。”

老人顺手端起拐杖,然后瞄准,不断摆动手臂,一会又做出取弹夹的姿势。

余海均说,当时的排长刘大富在那场战役后就和他分别了,至今仍不知其下落,也不知他现在还在不?在谈到战争中的死伤,他说,见到那些日本鬼子好多也很年轻,就像我们当年出征时。他们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见他们死得那么年轻,想起也会难受。

“抗战魂——宜宾人”寻访老兵采访组行进在宜长路上。(记者 曾江 摄)

特别鸣谢:长宁县民政局、长宁三元乡政府、宜宾少峨山泉、宜宾莱茵春天购物中心、百年凤凰大酒楼、滇南馆、宜宾唐人财富中心、蜀文化影视对本次采访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老兵档案 

姓名:余海均(曾用名余绍成)

年龄:94岁 

籍贯:宜宾市长宁县

入伍时间:1938年 

现住地:宜宾市长宁县三元乡 

抗战履历:参加了滇西大反攻,参与过攻打高黎贡山、灰坡、瓦店街、来凤山、飞凤山、草坝街、腾冲城、三关坡、南天门、蒙自、巴蒙、南坎、畹町等诸多恶战。四次负伤,现在回想起战友们仍然眼泪横流。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