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秘史之:袍哥隐语

2018-03-20 12:47 来源:成都晚报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袍哥隐语 袍哥有专门隐语,供兄弟间使用。四川民间,称为袍哥话。这种袍哥话,作为联络暗号,密行于各码头间。因其诡异神秘,不为外人所知,无形之中,增强了袍哥的凝聚力。时至今日,四川广大城乡,尚能听到。 树公口立码头,叫插旗子;召集哥弟议事,叫传堂

  袍哥隐语

袍哥有专门隐语,供兄弟间使用。四川民间,称为袍哥话。这种袍哥话,作为联络暗号,密行于各码头间。因其诡异神秘,不为外人所知,无形之中,增强了袍哥的凝聚力。时至今日,四川广大城乡,尚能听到。

树公口立码头,叫“插旗子”;召集哥弟议事,叫“传堂”;向他人说明事由,叫“拿言语”;

用舵把子名片,到外码头联系事宜,叫“走字样”;在袍之人,叫“有点点”,或叫“在园哥弟”;未入袍者,叫“白朋”,或叫“倥子”;结仇叫“结梁子”;报仇叫“拿梁子”;调解仇怨叫“搭台子”;和解叫“捞梁子”;招口供叫“拉稀”;白酒叫“烧冲子”,又叫“火灵子”;

杀人放火,闯下大祸,叫“摆豪”;恃强欺弱,胡作非为,叫“撒豪”;畏罪潜逃叫“避豪”;

流落江湖,到外地码头谋生,叫“跑滩”;求人周济叫“求张罗”;禀明情况叫“报盘”;出人头地叫“冒泡”;当众跪着,承认错误,叫“矮起”,或叫“下矮桩”……

袍哥话千奇百怪,涉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经常出门跑滩者,须熟知各种隐语,并倒背如流,以备急时之需。

旧时四川民间,参加袍哥组织,称为“嗨袍哥”,或者“操袍哥”。但凡嗨袍哥者,人人自诩英雄好汉,无不“义”字当先。强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豪侠仗义,哥弟平等”。

袍哥始于清初,到了民国时期,性质已有了根本变化。但有一点没变,信条源自封建宗法社会。始终信奉“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奉行的道德行为,是封建道德行为。维系的社会秩序,是封建社会秩序。

孙中山闹革命时,曾改“八德”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欲以此为准则,规范袍哥道德行为。但袍哥习性难改,只承认所倡“八德”,为袍哥“外八字”。

民国中后期,四川袍哥信条,有“内外八字”之分,即缘于此。袍哥除“内八字”外,也敬奉“三把半香”。一把香,敬奉鲍叔牙与管仲,无私相交之情(川中一带袍哥,敬奉羊角哀与左伯桃,生死相交之谊)。二把香,敬奉桃园结义刘关张。三把香,敬奉瓦岗寨众位英雄好汉。半把香者,因“男尊女卑”故,敬奉梁山孙二娘和扈三娘。

俗语“拜把子”,即缘于此。袍哥组织乃秘密社团,为封建宗法式管理。成员结构复杂,多来自社会底层。加入条件是:“身家清,己事明”、“不择襟襟片片”。“身家清,己事明”,特指家庭、父母及自身清清白白,没有投降清廷,没有当过清廷奸细,没有纠葛未办、“下脚未清”之事。“不择襟襟片片”,即指不择贵贱贫富,皆平等对待。

袍哥组织之性质,逐渐发生变化。袍哥排行中,原来“哥”的称呼,演变成了“爷”。大哥称大爷,二哥称二爷,三哥称三爷……凡五排以上者,均称爷。这种称谓变化,表面上似不关痛痒。实际反映出袍哥内部,已出现了质腐。大爷说的话,成了圣旨。位低者请其讲话,须言“请大爷开金口”。解决问题或决定事宜,得用“请大爷赏示”。六排及以下哥弟,对上五排各位爷,必须绝对服从,不能有丝毫抵触。凡事唯命是从,没有决策权,也没有发言权。

袍哥发展到后来,龙蛇混杂其间,声誉一日臭过一日。川人训戒子女,至今爱说:“好人不入袍,好柴不烧窖。”在普通人眼里,嗨袍哥者,都是泼皮无赖,典型的“烂滚龙”。这怨不得别人,袍哥种种恶行,确实让人不齿。

旧时四川,几乎每个场镇,都有袍哥堂口。甚至一地多个,也不罕见。堂口不论大小,都有一个茶馆。茶馆前门上,悬牌“某某公口”。袍哥议事或争讼,都在茶馆进行。四川茶馆甲天下,也不觉为怪了。时至今日,川人每有商谈,仍在茶馆进行。外地人不明缘由,谓川人懒散。此实乃袍哥遗风,名曰“摆茶”。即边吃茶,边摆谈之意。旧时“摆茶”,多为调停纷争,化解矛盾。今日茗聚,已变为联络感情,洽谈生意了。 (完)
来源:成都晚报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