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 月亮升起的地方——献给第八届(四川眉山)东坡文化节

2017-10-17 18:32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文博堂观点.文博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那里有东方红 眉山出了个苏东坡 那是月亮升起的地方 那里有西江月 如果说毛润之是火热的太阳 那么 苏东坡 便是温情的月亮 这轮来自眉山的月亮 感动了中国, 也温暖了世界 前不久央视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



文博堂观点.文博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那里有东方红

眉山出了个苏东坡

那是月亮升起的地方

那里有西江月

如果说毛润之是火热的太阳

那么苏东坡便是温情的月亮

这轮来自眉山的月亮

感动了中国,也温暖了世界 



 

 

前不久央视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片《苏东坡》

用唯美唯的纪实画面和温柔婉转的声音

将苏东坡

坎坷的人生路和快乐的世界观娓娓道来 

一枚最鲜活、最本真、最有意味的大叔形象

跃然荧屏、栩栩如生、如痴如醉

不仅令中国人会心一笑

而且让许多外国人赏心悦道 




 

据清华附小大数据分析

在苏东坡一生3458首诗词中

明月一词就出现了100

高于诗人们最喜欢的春风72次)一词

也高于梅花66次)一词

还高于西湖92次)一词

也高于黄州54次)一词

在苏东坡的诗词中

出现频率更是高达1059

也高于文人骚客最喜闻乐见的字(879

包括唐宋诗词里边最多的

866次,826

1006次,1020

可见苏东坡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月亮诗人

从最初的《宿望湖楼再和》借用月亮意象抒怀

《西江月》以月为题

到《赤壁赋》中描绘对月亮的无限遐想

再到《水调歌头》中的那句千古绝唱

苏轼将那轮穿越时空的月亮

升华到了一个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

醉美境界、大美高度

如果说李白的月亮是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那么东坡的月亮就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是把酒问月、寄情抒怀、一醉方休

但那一轮苏月 

更加豁达,向往,眷念

更加浪漫,潇洒,明亮

东坡的月亮

不仅照亮你我心间

温暖了普天下的人们

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早已不是对影成三人了




 

 眉山的月亮为什么如此温暖人心呢

因为眉山 眉清目秀,山外有山

也就是古人赞誉眉山

坤维上腴,岷峨奥区

因为眉山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也就是陆游赞誉眉山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眉山是海南凉山苏公祠门联说到的

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 

何人可配眉山?只有苏轼呀

眉山生养孕育了千古奇才苏东坡

眉山孕奇蓄秀了唐宋八大家的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之父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一,官吏,三苏之一

擅长散文,政论,辩论大器晚成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是父是子,有这样的父亲就有这样的儿子啊

苏轼之弟苏辙

唐宋八大家之一,宰相,三苏之三

擅长散文,政论,史论,华而有实

与兄长苏轼同榜应试及弟轰动京师

苏轼评价弟弟苏辙,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难怪朱德说眉山的三苏是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除此之外,眉山可说是文山墨海

八百进士更如雨后春笋眉山涌现



 

苏轼在眉山出生长大

从小就立下鸿鹄之志

他十岁时读东汉《范滂传》

把不畏奸佞、反贪治腐的清官范滂

作为心中的标榜

苏轼问母亲:我要学做范滂,

母亲会同意吗?

程氏回答说:

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难怪弟弟苏辙说

哥哥十岁时已经奋励有当世志

这就是幼年苏轼在眉山的立志

眉山有山可登,有水可浮

苏轼苏辙两兄弟乐此不疲

少时的苏轼总是第一个上山下河

倘若一时遇上山高风险

兄弟俩不免有几分怅然失意

但哥哥苏轼不会作罢

改日一定会翩然独往

逍遥泉石之上,或酌水而饮之

难怪苏辙评价哥哥苏轼说:

见者以为仙也

这就是童年苏轼在眉山的立人 



 

三苏的老家三苏乡

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拱背桥

事载是当年发洪水而冲垮了河坝

为了方便过往的百姓

苏轼建议父亲苏洵捐资修建的

小苏轼还乐此不疲的帮忙搬砖提泥呢

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

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就是少年苏轼在眉山的立德

 二十一岁时

苏东坡从眉山赶往开封府解进士考试

苏轼是眉山人,却参加了开封府解进士考试

其中一定有父亲的艰辛经营

有人戏谑苏轼是史上最牛的高考移民

那时的他早已胸有成竹,成论在心

当欧阳修翻阅考生答卷时

工整的眉山苏轼四字小楷

赫然入目,耀眼三分

这欣许是眉山与苏轼在历史上第一次

堂而皇之的、正大光明的、烙印般的

载入史册的紧紧捆绑在一起

从此,时光流转,星转斗移,数风流人物

眉山与苏轼,东坡与眉山再没有分开

也揭开了眉山东坡文化第一城

最青涩、最厚重、最灿烂的宏伟诗篇

在这张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高考试卷中

苏轼仅用600余字

就阐述了自己一身所遵循的仁政治国理念

他主张赏罚分明,提出了

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欧阳修读完苏轼的答卷后惊喜以为异人

并称赞这个来自眉山的苏轼

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是难得的旷世文才与政论辨者

从此中国文坛与政坛上

一轮皎洁无比的圆月从眉山冉冉升起

这就是青年苏轼在眉山的立论 


眉山拊苏畜苏长苏育苏,扶苏成苏

苏轼在眉山出生长大

开封府解进士考试后从眉山出仕

苏轼说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玻璃江就是眉山境内波流澄莹的岷江

也就是那条哺育了苏轼及三苏的母亲河

苏轼的幼年眉山立志要学着范滂

苏轼的童年眉山立人要勇攀高峰

苏轼的少年眉山立德要资助乡亲

苏轼的青年眉山立论要赏罚分明

苏轼的成人成型成才与自成一体

包括苏轼的初恋与成家立业

都是在眉山,都是靠眉山,都是自眉山

苏轼的人生格局早已在眉山界定

就像45°角的人生分水岭是在眉山划分

就像45°角的月亮轨迹弧是在眉山画定

所以眉山是苏东坡的出山、靠山、枕山

眉山是苏东坡这一轮月亮升起的地方 


只是苏东坡这一轮月亮

从千年之间的眉山升起

现在还高高的挂在华夏的夜空

我们无论何时何地

多少个长夜漫漫孤身只影,彷徨不安

抬头一望

那一轮东坡月,总是亲切微笑地看着我们

给我们抚慰,给我们温度,给我们力量

但无论这一轮明月升得多高升得多亮、 升得多圆

我们都应该知道

他是从眉山冉冉升起的

也就是

眉山的苏轼、中国的月亮、世界的东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当眉山迎来苏东坡诞辰980年

及“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之际

我们追古扶今,梦回宋朝

当年苏轼在眉山出仕

正好是二十出头的青春年少

从此出走眉山

开始了苏东坡潮起潮落而又波澜壮阔的璀璨人生

当下的眉山

也正处在建区设市二十出头的花样年华

开启了眉山

成都国际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城市

和国家级天府新区重要核心区的绚丽华章

如果说苏轼当年在眉山出山

是因为效力朝廷与家国天下

那么现在的眉山出征

是因为眉山踏上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对外开放的国际化伟大征程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眉山苏轼、世界东坡

一个人、一座城

一门三苏人家、一轮千里婵娟

苏东坡与眉山生生不息、星月相传、永放光芒

天府之眉,东坡之山

眉清目秀,山外有山

 眉山月亮升起的地方!

 

特刊: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文博堂专题文章

出品:上海文博堂城市发展与营销研究所

主笔:文博

编写:张如坤  彭琳 何其金 

设计:张博禹  李森焕

提示:可转发,但未经许可不得引用

时间:2017年1016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