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铜钹山下九仙湖 水墨禅思一念无

2016-11-25 14:00 来源:搜狐旅游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铜钹山,这么象形的地名离的近了根本看不出来。而且非常希望是个有神话故事的地方,居然也没有。难道是千年封禁被先人遗忘了吗?铜钹山在历史上有过多个名称。因俗传产铜,古时称为铜塘山。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朝廷平定黄巢起义军后,为防止农民起义军利

铜钹山,这么象形的地名离的近了根本看不出来。而且非常希望是个有神话故事的地方,居然也没有。难道是千年封禁被先人遗忘了吗?铜钹山在历史上有过多个名称。因俗传产铜,古时称为“铜塘山”。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朝廷平定黄巢起义军后,为防止农民起义军利用铜钹山的险峻地形再度造反,便被正式封禁,继名封禁山,又名封景山,开禁后复名铜塘山。又据福建乡民们传说,古时在山上拓基建庵时,曾得铜钵一只,故名铜钵山;江西民众则认为,此山形如铜钹而得名铜钹山。

  清代诗人徐兆伦曾登临铜钹山并赋诗曰:“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从此铜钹山获得了“东南第一峰”的美誉。其实,现在的人登铜钹山顶不是太费劲。因为下车就是白花岩广福寺的门口。

  广福寺的上方就是白花岩。白花岩的名字源自一个凄美的民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叫白花的姑娘,俊俏聪颖,与同村的穷书生情深意笃。不幸的是,当地的恶霸相中了白花,欲据为已有,先将书生毒死,然后逼亲,走投无路的白花姑娘最后跳崖殉情。人们出于对坚贞的感念,将她跳崖的地方唤作白花岩。

  广福寺始建于唐代,由高僧净空禅师至此开基。古寺屡经废、建,今存建筑乃清代所修,古色古香,别具风格。寺内石壁上刻有二十四诸仙图壁画,人物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活泼。我想千年封禁之地,佛家也未能例外吧。

  广福寺的厨房原来不知为何所用,但见前后左右的山壁上被人题上了诗词,年月貌似不长,虽然文采略胜于我,但是千古流传还是差的太多。

  出的寺来,往上攀登十来分钟就登上了铜钹山顶。一群摄影的疯子满心想拍云海、拍落日,可惜天不随愿,终是乌云蔽日、愁结不散。世间万事、难遂人愿。就是神仙也不能随意的呼风唤雨,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来过铜钹山就是填补了人生的一个空白,一个空白何须精彩?人生不会处处精彩!

  下山不远就是九仙湖。九仙湖原名军潭湖,是一座集灌溉、发电、防洪、养殖于一体省重点中型水利工程。工程于1971年破土动工,到1980年竣工。我想是为了利于旅游才改名九仙湖,如果非要追究九仙,不是为难人家吗?想象——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九仙湖虽然看不到九仙,但是仙气还是很浓的。水波粼粼、雾气昭昭——给我们展露了一幅标准的水墨江南。

  这幅水墨大作让人大喜过望:不仅有国画的风采,居然还能看出浓淡相宜的墨散效果来。

  狼牙山的故事妇幼皆知,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样的故事是很多的。河北的挂云山也有这样的故事。没想到九仙湖也有这样的故事:1932年红军主力转移,留下一个排保卫县委县政府。不料被白匪包抄了过来,最后逼上了岩石顶。21位红军战士高呼:红军万岁!英勇的跳了下来。18位烈士英勇牺牲。三位战士侥幸生还。为了缅怀革命烈士,1985年正式把这里命名为:红军岩。

  铜钹山下一如千年封禁般的悠闲。老人们坐在自家门前或含饴弄孙、或自食其力的做些帮衬家用的小活儿。小贩们挑着当地特产马家红心柚子沿街小卖。

  铜钹山一个断了千年的故事,将继续由后代们述说下去。

  你来或不来,它依然在那里。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