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宜宾: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09-06 08:31 来源:宜宾新闻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资料图片:搅和五粮。 截至2015年7月,宜宾拥有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珙县苗族蜡染以及大坝高装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四川车灯(车车灯)、宜宾面塑、苗族刺绣技艺等为代表的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

资料图片:搅和五粮。

截至2015年7月,宜宾拥有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珙县苗族蜡染以及大坝高装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四川车灯(车车灯)、宜宾面塑、苗族刺绣技艺等为代表的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川南苗族手毽、镂印版画等为代表的2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陈氏秘方”嫁接现代研发体系

五粮液起源于唐代的“荔枝绿”,经过复杂的工艺演进,形成了后来国宝级的“陈氏秘方”一系列复杂传统工艺。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主要有制曲、酿酒、勾兑(组合调味)三大工艺流程,充分体现了五粮液酒“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理念。 

五粮液最早的古窖池群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41年的历史,被称为“活着的国宝”。五粮液的发酵生香过程实质上主要是依靠窖泥中的多种微生物,以酒醅为营养源,发酵所产生的醇类经过这类微生物的生化反应,产生了以己酸为主体的复合有机酸等多种香味前体物质。这些前体物质在发酵及以后的陈酿过程中被进一步酯化,便产生了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浓香型酒的复合香味成分。一般新窖老熟要经过漫长的周期,1988年,五粮液技术中心着手筛选适用于五粮液酒环境、工艺条件的窖泥复合功能菌系,制定了一整套高科技检测方法,对窖泥的微生物进行全谱系分析,为窖泥的科学监测和开展“新窖老熟”及特殊菌种的特殊培养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从而保证了五粮液酒稳定的质量和品质。 

陈酿的勾兑是五粮液生产工艺内在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将同一类型、不同特征的酒,按五粮液的产品标准进行综合平衡的工艺技术。酒的勾兑玄妙、神奇,靠的是勾兑师灵敏的感觉器官、经验和悟性,形成所谓的“差之一滴,失之千里”。在人工勾兑的技术上,五粮液人成功地将勾兑技术运用在计算机上,形成了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1987年,这个系统获得了商业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人工勾兑和微机勾兑形成了我国白酒勾兑历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勾兑双绝”。至此,勾兑技术最终上升到计算机处理勾兑调味与感官审定相结合的阶段,保证了消费者所喝到的每一瓶五粮液酒的品质、口感都是恒定、完美的。正是因为拥有这个白酒史上独一无二的“勾兑双绝”,五粮液产量的大规模扩张,才不会在质量问题上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此外,五粮液以“陈氏秘方”为基础的传统酿造工艺还有“跑窖循环”、“固态发酵”、“分层起糟”、“分层蒸馏”、“按质并坛”等。这些工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感官为主,理化为辅”。所谓“感官为主”,就是五粮液的酿造工艺的精髓还是传统工艺的集成,要靠多年积累的酿酒经验;所谓“理化为辅”,就是五粮液酿造工艺的每一个步骤,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 

资料图片:中国竹工艺大师何华一在创作竹簧作品。

精雕细琢的江安竹簧

竹簧,又叫翻簧。其工艺是将生竹去掉青皮即成竹簧,再经蒸煮压平,利用粘、贴、镶嵌等法,制成用品,再施装饰,可制成珠宝盒、花瓶、麻将、镇纸等。江安竹簧工艺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包括竹簧、竹筷、竹雕、竹根雕、竹编、竹具、竹装修七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它兴盛于明正德年间,是四川省突出的传统工艺,也是宜宾市乃至全省的竹文化显著符号,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展项目。 

竹簧板材组装粘合在一起,用绳子栓牢加压,制成四方形、六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的半成品,可制成珠宝盒、花瓶、笔筒等工艺品。  

江安竹簧工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刻凿、拼接、粘贴、烟熏、皮雕、镂空、浮雕、圆雕、堆雕、分层粘贴、压合、镶嵌等多种工艺技巧使作品玲珑剔透、古朴深邃、层次丰富、耐人玩味。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笔情墨韵,又显示了艺人们高超的工艺技巧,彰显了绝妙的艺术魅力,体现了文化和自然的和谐特质。无论皮雕人物花卉,圆雕山水草虫,还是贴簧堆雕细刻,都见刀见笔,意趣盎然,栩栩如生。特别是能书能画者的参与,拓展了创意空间,注入了人文精神,为之锦上添花。 

 

江安竹簧工艺的传承分家传和师徒相传两种。他们或自立门户或集体运作,既不断借鉴他派长处,又着意潜心创造出新;既有各自的主打产品流行于世,也一专多能,形成长盛不衰、绵延不断之势。  

江安竹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的前后20年间,涌现出不少的工艺大师,如何华一、唐洪畴、周明洪、钟国富、何素梅等,他们为江安竹簧工艺的传承、发展、创新努力着。 

珙县苗族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史载秦汉时代,苗族先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艺,而宜宾珙县罗渡苗乡蜡染久负盛名。2010年,在文化部办公厅公示的《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告》中,珙县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该名单,成为了四川省入围的12个项目之一。 

蜡染技艺传承人王力红热情地带着记者来到乡里的蜡染传承室,里面挂满了各色各样的蜡染成品,有整套的苗族服饰,有各种配饰和生活用品,还有进行蜡染工艺时所需的各种工具,看得让人眼花缭乱。“罗渡苗族蜡染构图独特,线条流畅,疏密得当,花纹图饰非常漂亮精美,图案大多是几何形,以花卉装饰见长……”王力红告诉记者,罗渡苗族的蜡染技艺既重写实,又善写意。色调一般以蓝白为主,后有红绿搭配,或再点缀彩绣,整体格调夸张粗犷、古朴奇妙、简洁明净、精致典雅,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除了制作成服饰,还以围腰、绑腿、枕巾、帐沿、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依托,成为显著的民族标志和符号。  

王力红从展台上取下一块百褶裙的蓝色彩条,她说,这上面描绘了苗族先民的历史迁徙轨迹,这种独特的文化史料价值,也正是珙县苗族蜡染不可替代的“非遗”价值所在。  

王力红介绍,进行蜡染制作一般分为五步,第一便是调蜡,将黄蜡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让它溶解为液体;其次是碾布,将适当尺寸的布匹放在专门的案板上,再用光滑的鹅卵石反复打磨至表面光滑,色彩匀称;第三步就是绘图,便是在之前碾好的布匹上作画,“人工蜡染技艺不同于工厂机制生产,我们一般不打样,没有固定的图案和花样,都是靠自己脑海中的构图,用蜡刀蘸着蜡汁将图案绘制在碾布上,生活中所有的美好都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通过蜡染,表达我们苗族儿女对生活的向往和祝愿……”王力红说。  

王力红说,她从16岁开始学习蜡染,肩负起了这项技艺的传承重责,她希望能够让更多人认识罗渡苗族乡的蜡染,一代一代不断传承,不断发展,精益求精,发扬光大。 

资料图片:大坝高装

大坝高装:从历史深处走来

一种高台古装戏,融合了客家人和“两湖”、“两广”人及兴文大坝人的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地方文化,名为“大坝高装”。继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大坝高装”2008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大坝苗族乡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了解,“大坝高装”表演的高装平台为正方形,边长6尺、约4平方米,高4.8尺,全为杂木制成。平台中央有一根铁桩,高达9.8尺,称为装亭。杆顶站着女主角高装姑娘,站在平台上的为配角,全由十二三岁儿童装扮,手执道具,做出各种造型。十六人一台(八人轮换)抬起沿街缓缓而行。高装进行时,顶装女演员欲乘风飞去,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按照大坝民间传统习俗,大坝每年都在农历二月“文昌会”的初一、初二两天举办“大坝高装”会。清末民国时期,“大坝高装”会已成为一个商品交易会。每届“大坝高装”会的前后十天,成都、重庆、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以及毕节、昭通等川滇黔的商贩云集大坝,商贸交易非常火爆。

目前,“大坝高装”的传承人之一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聂泽高老人。聂泽高祖籍江西,6岁时随家人入川到成都、叙永等地生活,12岁时又来到了兴文大坝生活。后因躲抓壮丁,聂泽高又到云南生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聂泽高看到“高装”表演,从此便深深地迷上了,开始拜师学艺。通过“鸡婆子”式(不太正规)的学习后,他慢慢地开始扮古装、唱生角,学会了“演头”和“搞紥”高装制作工艺。从此,聂泽高一边学艺,一边做点布料、杂货生意。1935年,聂泽高才从云南回到大坝生活,并成家定居。 

“大坝高装每次演出,都会吸引一大批周边的群众慕名来观看表演。”一说起大坝高装表演的情景,聂泽高老人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以前扮装,一般都是我们自发演出,分设各类不同的保障小组确保演出顺利。例如,行政组负责邀请当地政府帮忙维持治安,生活组保障演出人员的生活、后勤服务。此外,还要邀请当地有钱的大亨来观看,资助演出的一些费用。”1949年后,在政府的安排下,聂泽高参加工作当上卫生院炊事员。由于种种原因,大坝没再表演高装了。 

现在,聂泽高老人已经退休30余年了,儿孙都各自成了家。他闲来无事,就在家做做假山,但是心中那份对“高装”表演的眷念依然存在。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聂泽高和其他“高装”传承人、大坝老体协进行挖掘、整理、包装,使大坝高装又焕发出光彩。“高装表演有很多都是有机地把僰苗文化融入其中,如《岳母刺字》、《劈山救母》、《哈三妹出征》、《芦笙恋歌》等表演。1993年的时候,我还扮装表演了宝莲灯中的一个角色。”聂泽高的孙女告诉记者,他们家里的小孩子,也随着演出扮演其中的一些角色,每次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上万人的群众在现场观看,人潮涌动,现场很是热闹。 

2000年,“大坝高装”第一次走出大坝,在宜宾市农民艺术节上亮相。2010年3月17日,大坝乡举办了大坝高装文化节,观光者近两万人,还吸引云贵川客人数千人。兴文县文广体局局长说,“大坝高装”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对当地旅游事业、物资交流、经济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这项民间艺术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喜爱,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发掘和发展好这一独具魅力的地方民俗文化。

 

(宜宾日报记者 刘燕蓝)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