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争就是人才之争 关键是人的融合与转变

2015-04-29 08:01 来源:传媒评论杂志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来源:传媒评论杂志 作者:余列平 当传统媒体机构纷纷开始转型融合、进军新媒体之际,却发现一番真刀真枪地实战下来,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人才严重不足!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原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技能相对单一。一些较为年长的员工对新媒体存在

 


    来源:传媒评论杂志

  作者:余列平

  当传统媒体机构纷纷开始转型融合、进军新媒体之际,却发现一番真刀真枪地实战下来,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人才严重不足!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原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技能相对单一。一些较为年长的员工对新媒体存在抗拒和抵触情绪,在认知上,依然觉得新媒体只是给传统稿件多了一个发布渠道而已。不客气地讲,这样的认知水准,是不配从事新媒体工作的。

  平行迁移有困难,那么引进人才如何?那些经历过互联网公司磨砺的媒体人,的确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互联网世界的运行逻辑。无奈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无论在薪酬上、平台发展上,还是管理体系上,都难以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竞争力。剩下一条路,就只能自己培养。在年轻人中挑选好苗子,给他挑担子,让他在新媒体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扑腾,从而迅速成长。

  浙报集团社长高海浩曾指出:媒体融合最核心的是人的融合,最关键的是人的转变。由此可见,未来的媒体之争,一定还是人才之争。

  一、新媒体人才稀缺的尴尬

  今年1月14日,浙报集团和阿里巴巴联合出资1500万元,启动“浙报·阿里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基金”,这也是国内传媒集团和互联网巨头首次携手,助力大学新闻与互联网人才的培养。这一消息的通稿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在写到针对专业时,排序是“技术类、设计类,以及传媒类专业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当下的大学传媒专业教育已远不能满足业界的需求,供求的严重失衡和人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让业界不得不花更多力气,去那些技能类专业中寻找合适的新闻人。

  应当看到,新媒体人才存在巨大缺口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媒体转型的大环境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人才“供不应求”。这一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已成为制约传媒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早有各路专家大佬把脉开药,可惜数年下来疗效有限。

  哪怕是曾经热闹过一阵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也在部分高校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终究因为新媒体发展速度太快、教师在这方面业务不够精通、理论落后于实践等原因,多是花架子胜过真本事。

  坦率地讲,至少在现阶段,完全寄望于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来培养新媒体人才,那是不太现实的。既然如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将自己锤炼成新媒体人才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主动汲取相关知识,边自学边实战。

  对于个人而言,要想在新媒体工作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满足于现有的专业知识教育,努力提升自己的附加值,丰富未来的可能性,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不被人轻易淘汰。对于媒体而言,一个既有新闻的基本业务能力,又能把握市场最新动向,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甚至还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势必求之不得。

  二、新媒体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技能是形式,思维是内核,两者缺一不可。外在的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地打磨与训练以臻完善,而内在的思维却是具体行为的指挥棒。最终成品的好与坏,对与错,真实效果与预期效果是否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全在这一念之间。

  首先,要有产品意识和用户意识。

  这两年,有本在互联网圈内很热的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即使你目前所处的岗位不是产品经理,作为新媒体人,你也应该有产品意识。通俗点讲,你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觉得你的产品用得爽。无论是架构、页面,还是内容,都有着相应的细节值得琢磨。

  比如你是一个网络编辑,那你在编每一篇稿件的时候,都要考虑这个稿子的发布,是否符合产品的整体属性和基本定位?你想向用户传递什么信息?希望向其呈现一个怎样的产品形象?时刻注意“换位思考”,按照用户的产品预期提供内容,那些能符合并高于用户预期的,就是好产品。在具体手段上,无论是栏目品牌化运作,还是个体明星化呈现,都要有意识地提供具有辨识度的差异化信息服务,让用户从大众沉淀为分众,便于后期互动、活动运营及商业变现。

  其次,要有创新意识。

  互联网就是一个不断颠覆自我的领域。因为如果你不颠覆自己,就马上有人会来颠覆你。所以,唯有不断地锐意创新,自我扬弃,才能“伺候”好那些喜新厌旧的用户。选题的角度、形式的呈现、活动的策划,无不需要创意的支撑。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的内容,多半都是创意的功劳。

  第三,要有团队意识。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即使你掌握甚至精通了所有新媒体相关的技能,也千万别把所有活都往自己身上揽。表现过于扎眼,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强的心态,可能在短期内能让你收获赢家通吃的成就感,但这绝非长久之计。一个产品要想循序渐进地发展,离不开团队中所有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让所有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既是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又是发挥团队战斗力的最佳策略。

  在具体的技能上,现在的你还能想象媒体会聘用一位完全不懂电脑的记者吗?

  熟悉并掌握采、写、编、评、摄、录、播等基本技能,只能算是新媒体刚入门。在具体的软件应用上,文档处理(Word)、表格制作(Excel)、图像处理(Photoshop)、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Dreamweaver)、音视频编辑(Premiere)等方面内容的基本应用,都是最基础、最通用的新媒体技术。此外,新媒体的操作平台和展示平台多在PC端和移动端,如果连电脑和手机都“玩不溜”,那恐怕也不符合新媒体人才的标准。

  未来的新媒体人才,最理想的状态是“一专多能”。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对于这些技能都样样精通,但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对于技术的依赖更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想在这片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扩展知识面、完善技能体系,做到“多能”。这样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各种内容呈现方式的优劣势,并将它们有机融合,更有助于我们熟悉每个工种的内容生产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他岗位工作,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内容呈现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者各有千秋,千变万化不离其中。个中异同,其实早在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体鼎立的年代,就已研究清楚。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将这一切都扭在一起。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面对多样化的选择,应该十分清楚,四者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做法实不可取。比如时下流行应用Html5技术在移动端生成幻灯片模式,一些媒体就恨不得把所有策划都做成这一网页形式,耗时耗力且不说,却没想过那些冗长的内容、复杂的层级,根本就不适合这样去展现。

  再多说一点,新媒体的发展,给了图片、音频和视频大放异彩的契机。这些形式在轻松、幽默、感性、审美等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相当不错的阅读快感。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冷落文字的理由。要知道,图像太多,读者的想像空间和思想参与都会减少,人们很容易流连于绚丽的色彩,而忽略了文本的实质内容。最终除了那一时的享受,别无所获。而文字作为一直以来最常用的表现形式,不仅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在事件的准确传播上拥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各大新闻客户端推送的都是文字),而且在理性、逻辑与思想的深度展现上,也是最佳载体。如何将合适的图片与文字相搭配,什么情景凸显什么形式,这些,都是新媒体人应该知晓的范畴。

  三、新媒体人才在内容层面的细分出路

  “多能”固然重要,但“一专”才是新媒体人才的立身之本。具体而言,想在内容层面成为专才,主要有以下四条发展路径。

  第一,做精动态新闻,加深用户互动。

  新媒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更新,全靠原创基本不现实,所以就必须有一部分网络编辑从事日常动态新闻内容的编发与整合工作。这就需要他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在海量资讯中去芜存菁,浪里淘沙,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哪些信息是用户需要的,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能博得高点击率的,哪些是需要我们去引导用户关注的,都要了如指掌。同时,还要将稿件编精。标题制作上,要有亮点有特色;内容编辑上,要有导读有增删,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充分挖掘稿件的潜在价值。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并回复用户评论,与其形成有效互动,加强用户黏性。对于评论进行有效管理,起到把关和引导的作用。让优质的用户评论得以被更多人看到,让那些偏激言论者有所反思,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第二,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型媒体人。

  这就类似于传统媒体的跑线记者,或者门户网站垂直频道的行业编辑,成天接触同一领域或同一行业的信息,比如财经、科技、医疗、军事等。

  有志于成为这方面专才的,就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深入接触这一领域的人与事,在更新相关信息的同时,有意识地提炼自身的思考,同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向专家型媒体人转变。这样在经过长期的行业信息浸淫后,形成对特定领域的独特视角与深入理解,再从事原创内容的生产,也是游刃有余。同时,还可以建立该领域的专家库,成为行业信息员,也有助于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发出权威声音。总而言之,这一方向的专才,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对特定行业领域的熟悉程度。

  第三,专题策划人与信息整理者。

  无论突发事件还是重大活动,专题策划一直以来都是检验一家媒体综合报道水平的一大窗口。不同于传统媒体可以慢条斯理地思前想后,新媒体对于专题策划的要求就是够快够全。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拿出一个较为全面的专题策划,可不容易。这不仅要求策划人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专题框架,更要能够及时搜索、梳理出各个报道角度的关键信息,整理成文。从各种展现形式的排列组合,到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分工,无不考验着一个新媒体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这个供大于求的信息爆炸式世界中,准确找到并有效整理信息,有时候比原创生产更为重要。用户很多时候其实已是信息过载,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出来充当他的“信息管家”,为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整理,势必很受欢迎。所以说,一个出色的整理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内容生产者,但他一定是一个好的信息收集者和信息鉴定者。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用思辨与批判的力量,解读与评论新闻事件。

  新闻作为单纯的资讯报道,正在经历一个严重同质化的过程。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看到大同小异的新闻报道。当“是什么”已漫山遍野时,“为什么”就显得尤为稀缺。有价值的解读和评论,正在成为信息世界的新宠儿。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自媒体也由此迎来了野蛮生长。最后,那些极少数兼具思辨与批判力量的人取得了用户的认可,沉淀下来,生根发芽,绝大部分则随风飘散。

  传统媒体虽然一直以来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评论员队伍,但那些纸媒上的话语方式与互联网已严重脱节,很难引发网络用户的共鸣。这时候,就需要那些既有哲学与逻辑学基础,又能将严肃的事情用轻松的笔调写出来的新媒体人。幽默、犀利、一针见血,若能写出这样的解读与评论文章,何愁没有立足之地。

  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爱好与机遇,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不断学习,坚持走下去。这样的新媒体人,势必能成为传统媒体的新宠儿。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