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重重何谈平安 从平安集团陷60亿风波看保险乱象

2015-10-18 08:38 来源:川南经济网综合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从平安集团陷60亿兑付风波看保险代理人代销乱象 来源:站长之家 最近,有媒体报道近百名投资人聚集在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向平安集团维权。这些投资者声称他们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但很多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兑

来源:站长之家

      最近,有媒体报道近百名投资人聚集在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向平安集团维权。这些投资者声称他们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但很多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兑付危机。   
       据了解,这些投资者投资的正是之前爆发过兑付危机的深圳金赛银基金旗下的产品。深圳金赛银基金的这次兑付危机从4月开始,到现在已经 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从最初的资金链断裂到上个月公司CEO王维奇失踪,目前,该公司一千多名员工恐慌性离职,仅剩不到20人。而投资者60亿投资款也不翼而飞。
        随着事件的逐渐发酵,更多的人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各大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代销乱象。
 
相似事件已多次发生,有的竟如复制般如出一辙
 
       知名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代销理财产品、公司资金链断裂、总裁携款潜逃、涉案金额巨大、向保险公司索要赔偿……一年前的“帕拉迪”事件与这次金赛银基金兑付危机事件简直如出一辙。
       2014年,许多上海新华保险公司的老客户被该公司的业务员介绍购买了帕拉迪集团的理财产品。但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就听到该公司倒闭、老板卷钱跑路的消息。这次的涉案金额接近300万,这些已经退休的老人一生的积蓄打了水漂,他们拉着横幅,到新华人寿位于上海北京西路的客服中心展开“维权”。
       2014年年初的北京融典基金违约事件也曾引起轩然大波,这是近年来中国最受关注的违约事件之一,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此次涉及的代销保险公司又是上文中提到的平安保险。据悉除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这款理财产品还在国内其他几家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代售。
 
借保险公司之名卖代销,P2P成无良代理人“心头好”
 
       股市的低迷,让很多股民甚为谨慎,转而投资时下流行的P2P网贷理财,其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成绩也吸引了许多大众投资者,而这也让无良代理人发现了新商机:与保险销售返佣相比,P2P等非保险金融产品的返佣更高,他们与一些不知名的小P2P平台合作,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从保险公司撬客户给这些小P2P平台。
       总结这些被骗投资者的遭遇,我们能很清晰的了解保险代理人的惯用手法:借着保险公司名头,电话邀约这些老客户,并以保险公司名义组织了一场或旅游或答谢宴或沟通会,借机向其推销产品。全程中让投资者误以为是该保险公司组织的活动,产品也属于保险公司,之后利用高收益、低风险引诱这些缺乏警惕意识的老年人购买。
         投资者从始至终都没有见过代销理财产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而之前宣称的保本保息,在收到的合同上也变成了需对自己出资额的亏损负全责的私募股权基金有限合伙人。
        更让人不齿的是,这些代理人还经常鼓动那些手上没有现金的投资者,将自己已有的保险退保再将资金转投其代销的理财产品。客户退保将损失20%到30%的现金价值,但是由于保险代理人的事先承诺,这些人对于损失的金钱大大咧咧,毫不在意。
让保险公司大为恼火的是不仅在职员工会违规代销这类产品,一些已经离职的员工也会打着员工似的名号在外招摇撞骗。
不过,最可怜的是那些老人,一直误以为自己在信任的保险公司购买了回报可观的理财产品,直到东窗事发,钱被卷走,才知道自己被骗。
 
       保险公司是“冤大头”?背后牵扯利益存猫腻
 
         很多人都认为保险公司在这件事情上扮演了“冤大头”的角色,但实际上这些公司与代销产品公司之间的利益纠葛让人猜测两者之间是否有猫腻存在。
      此次的深圳金赛银基金事件中,尽管平安集团回应:官方从未销售该公司产品,但就界面报道来看,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多位业务员称他们都是在领导授意下才销售的上述产品;在销售产品阶段,有平安保险营业部的负责人统一给业务员培训讲解上述产品。除了高层的参与,深圳金赛银基金相关产品由平安保险投保、平安银行进行资金托管,而这也成为业务员宣传、投资者当时信任产品的原因。
        另外,平安银行作为资金托方管也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管责任。有投资者反应去查金赛银基金相关产品在银行的资金去向后发现,这些钱除了很少部被分划至投资项目方账户,大部分钱分成多笔转至某车行、某贸易中心、包头的某农业公司等。
         保险代理人的代销乱象由来已久,而这次的事件只不过是再次提醒人们:看紧你的钱袋子!
 
60亿难题待解 平安寿险金赛银事件多方见面取证
来源:东方财富网
 
   【60亿难题待解 平安寿险金赛银事件多方见面取证】沸沸扬扬的“金赛银”事件继续发酵,15日,平安寿险北京分公司就金赛银事件组织了一次与北京金赛银投资者代表的公开见面。公安机关、平安北京分公司高层以及行业律师悉数参加。
 
  沸沸扬扬的“金赛银”事件继续发酵,15日,平安寿险北京分公司就金赛银事件组织了一次与北京金赛银投资者代表的公开见面。公安机关、平安北京分公司高层以及行业律师悉数参加。
 
  见面会中,平安方面表示,公司希望以诚恳的态度和最大的善意,收集投资人的情况,协助警方的案件调查,尽可能的帮助投资者减少损失。平安还聘请律师,现场为出席的投资者代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今年4月份,不少投资者发现他们所投资的深圳金赛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赛银”)的产品出现了无法按期兑付的问题,这些产品包括张家界金赛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湖南长沙省会地标商务综合体基金、罗兰金都购物公园基金等。随后,深圳监管局确定金赛银存在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多项违规问题。深圳公安局罗湖分局也已对金赛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立案侦查。但金赛银法定代表人王维奇至今下落不明。
 
  有法律专家表示,平安其实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原因在于平安并非金赛银相关产品合同的合同主体,也不是投资项目的合伙人、管理人等其他相关主体,并不应该承担法律上的责任。而从记者拿到的资料上看也是如此,在投资者提供的认购合同中,并没有平安寿险方面参与的任何表述,投资者是和金赛银基金等公司完成签约,让平安方面进行赔付缺乏有效证据。
 
  媒体在现场寻访中发现,多名投资者无法提供相关购买材料。有投资人表示,参与者中确实有人并非从平安人寿业务员手中购买,而是另有渠道。但现在销售人员失连,只能随波逐流找平安索偿。部分带头维权者甚至也是销售者,目前情况下只能将矛头直指平安。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寿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严令禁止代理人销售非平安产品。公司会积极地全力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同时尽最大可能协助投资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早日挽回损失。同时,该人士也强调平安方面将对最终公安定性、司法认定的责任不会推卸。
 
  自2010年以来,高收益理财产品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面对房价大幅上涨、股市低迷及利率受到政府上限控制的银行存款等情况,不少投资者开始将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纳入资产配置中。
 
  上述理财产品的融资大多流向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高风险借款者。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放缓,包括房地产及其上下游基础制造等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及去库存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近期不少理财产品都出现无法兑付、负责人跑路等问题。
 
  几日前,环球巨富(北京)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杰被一位投资者捅伤。该投资者早前购买了该公司理财产品,但该产品未能如约兑付。另据网贷之家近日提供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P2P网络贷款平台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的公司多达677家,涉及投资者同样数以万计。
 
  南方某信托公司风控总监表示,在宏观经济环境尚未转暖的当下,环球巨富事件、金赛银事件、P2P跑路等都不是孤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业病态,这一方面需要加大金融监管,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审慎投资,并不能偏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也不要贪图所谓的高利率,而是要认真审查投资条款和风控条款,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要请金融行业的朋友进行把关,如此才能真正对自己的资产负责。
 
投资者60亿被骗血本无归 中国平安回应令人震惊                           
              来源:保险新闻网
   “
      大家还记得前几日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闹得沸沸扬扬的维权活动吗?这些投资人纷纷入坑,花了不少钱砸在平安保险业务员推荐的理财产品上,最后60亿不翼而飞!面对消失不见的投资公司负人,投资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平安这边。哪想到平安公司回应60亿事件时,甩下一句‘关我什么事!’这令投资者们诧异不已,明明是平安公司整出的事,最后反而不认账,真是让人又气又急!这下,被逼无奈的他们再次聚在公司楼下拉横幅维权,貌似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吶!小编只想说理财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国庆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泛亚所被骗投资者维权活动在全国各地爆发。随着泛亚事件的悬而未决,国庆期间平安保险公司也了出大事,
60亿投资款不翼而飞。投资者被逼无奈向平安集团打横幅维权。
 
60亿投资款不翼而飞 涉嫌平安业务员就有200多名!
 
       据界面新闻采访得知,投资者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其中投资者投入金额最大的650万元,最小的12万元。多数人投资额在60万元左右。转眼间投资的钱却拿不回来!其原因是理财产品背后的深圳金赛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破产了!
 
       记者查阅多位投资者的购买合同发现,合同内容及落款均未有任何平安集团的表述和公章。而是显示是投资者和金赛银基金、慧融基金、恒达信安等公司签订。但投资者均对记者称,销售、签合同从没见过金赛银等公司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地区也分布广泛,这些业务员分散在西单、通州、延庆、昌平、丰台等多个平安保险的区域营业部。
 
        其中一位投资者刘女士称:当时平安业务员明明承诺这是无任何风险的,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并声明数额有限,“只限平安老客户购买”。怎么转眼间性质就变了?我们遭受的损失,到底由谁来买单?
 
恐怖的金赛银:CEO失踪、千名员工恐慌性离职
 
     金赛银在官网称该公司成立的时间约五年左右,但其号称注册资本50亿,管理的基金规模高达100多亿,该公司对外公开表示,公司优质的地产并投项目、矿业并购项目,年化回报率均可保持在50%以上。
 
      国内房地产行业日趋下行,但金赛银却在这两年过度扩张,对项目的风险管控严重不足,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严重滞销,导致该公司无力回款,投资者纷纷上门挤兑,发生挤兑潮、报案潮,兑付危机愈演愈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关于投资者上门投资该公司的消息传播甚广。
 
       公司一千多名员工恐慌性离职,目前仅剩不到20人,金赛银法定代表人王维奇也在9月份失踪。但讽刺的是,王维奇曾荣获“前海风云榜”十大创新青年荣誉称号。
 
中国平安回应60亿事件:不关我的事
 
       由于此次事件牵涉的投资者人数众多,资金巨大,地域甚广。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已对此立案调查。平安总部回应称,是个别业务员的个人行为,与集团无关”。
 
1
平安员工私自销售金赛银理财产品?
 
平安:一直以来,平安人寿都明确规定禁止员工和业务人员违规代销非平安的产品,经查实,平安人寿官方从未销售过与金赛银相关的理财产品。
 
2
金赛银产品由平安保险投保?
 
平安:金赛银确实为张家界项目在平安保险购买过投保金额为2亿9千万元的“建筑工程一切险”险种。平安承保的是金赛银公司相关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险、财产一切险等财产险险种,承保险种与理财产品毫无关系,也没有对其理财产品做任何担保。
 
3
平安银行作为金赛银的托管行?
 
        平安:银行的责任主要在于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清算以及监督资金投资对象是否符合托管协议约定的投资范围等服务。托管行不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不对投资收益的收回承担责任。
 
平安业务员:领导授意才敢销售的
 
       参与此事的平安人员也远远超出了业务员层面,业务员背后还有牵扯更高层级的平安人员。多位业务员对界面新闻记者称,他们都是在领导授意下才销售的上述产品。界面新闻记者获得的证据也显示,在销售产品阶段,有平安保险营业部的负责人统一给业务员培训讲解上述产品。而且在7月,业务员向营业部的领导寻求解决办法,领导还给与回复称,“尽快约客户去尚都(金赛银北京公司所在地)谈延期补偿协议,由金赛银的人接待,减少业务员的压力。”
 
警惕理财顾问打感情牌设立陷阱
 
         据数据显示,此事件受害者一般为中老年人,以来自中小城镇为主。据了解金赛银事件最大年龄受害人已达70多岁!千余名投资人受骗模式高度相似,都是通过平时各自熟络的平安保险的业务员的渠道知晓并购买的金融产品。
 
       所以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保险公司业务员甭管是凭一张巧嘴,端茶倒水、嘘寒问暖。甚至免费组织外出旅游、泡温泉、农家乐等活动大打“感情牌”,这些是部分保险公司业务员常用的招数。由于中老年人的理财渠道少,容易受到高收益、保本保息加上一些“大背景”的诱惑而踏入“飞单”陷进。保险营业员合乎规定地,当然这个规也是保险公司定的,合规地办了明知不合理的事。
 
       中老年人发生保险纠纷的核心原因在于证据意识的缺失和对于合同文本的忽视。建议中老年人在面对保险产品的宣传时保持冷静头脑,购保时仔细审读合同的每个条款,最好征询成年子女的意见,并用录音等方式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平安事件聊聊财务安全
 
       从泛亚事件到平安事件,各种理财平台跑路层出不穷。我们怎么让自己财产进行安全的投资呢?
 
        泛亚事件提醒我们,地方政府批的交易所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是监管不力,二是地方政府兜底实力弱,真出了事直接就不可收拾。小编能给的建议就是你们最好只在全国性平台上做交易,比如A股和正规期货。
 
        平安事件提醒我们,以高收益率诱使投资者购买所谓“高端理财”产品,之后卷款潜逃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现在金融市场上各类鱼龙混杂的理财机构层出不穷,投资者不仅要看收益,更要看风险。理挂羊头卖狗肉挂财挂羊头卖狗肉顾问
 
        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中产家庭来说,小编建议是拿50%配置低风险资产,超过100万的就买点信托,不够100万的就去买点p2p大平台的产品,这部分资金的目标就是实现一年9-10%的收益。至于剩下的50%,20%可以考虑定投指数,剩下的30%才用来炒股。
 
        目前大部分普通人都很难在股市里赚到钱,30%不能再多了,如果不是考虑满足你精神娱乐的赌博需求,我觉得3%给你玩就够了。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