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泸州董代富《古蔺二郎滩》

2016-05-13 08:25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四川医科大学退休副教授董代富,是一位辛勤挖掘地方历史的人物,他打破了只写历史伟人或历史名人的桎梏,他说:伟人和名人固然值得一写,可是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凡人小事,就像一朵朵历史小花,让人感慨感动,是他们与伟人、名人共同创造了历史,于是我的这只

   
作者:川石
 
   四川医科大学退休副教授董代富,是一位辛勤挖掘地方历史的人物,他打破了只写历史伟人或历史名人的桎梏,他说:伟人和名人固然值得一写,可是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凡人小事,就像一朵朵历史小花,让人感慨感动,是他们与伟人、名人共同创造了历史,于是我的这只笔要为那些有名和无名的凡夫俗子吶喊了。他的又一著作《古蔺二郎滩》就象一块磁铁,深深的吸引了我——

 一、认识“二郎镇”
 
    在董老的第一章节 “地理历史 二郎概况”里,他详细的介绍了这里的环境结构,我们虽然常常听到“古蔺二郎滩”这个名字,可是却不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模样。
    通过他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这地方还是一个历史古镇:红军四渡赤水使二郎滩闻名天下,郎酒使二郎镇闻名全国,二郎镇人都把自己叫二郎滩人。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位于县境东部,该镇是中国名酒——郎酒生产基地,是红军长征二、四渡赤水的主战场,是古蔺的工业重镇。
    二郎镇,地当黔蜀交界,位于四川省盆地南部边缘,在古蔺县境的东北部,与与贵州习水县一桥相通,以赤水河分界,与国酒茅台故里仁怀市隔河相望。地理位置是东经106°09′--106°10′,北纬28°07′30″--28°08′10″,东接土城乡,西临太平镇、东新乡,南界大村镇。出川、入黔、去渝均为高等级水泥公路,信息网络覆盖全镇,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是四川省出海最便捷南通道咽喉。全镇幅员面积90.57平方公里,有耕地2140公顷,集镇面积4平方公里,2002年统计总人口41951人。

    汉代开辟的夜郎古道之一,自古为川黔边贸重要渡口地,清代到民国时期,是川盐运往县境及黔北的重要水码头“二郎滩”渡口,属 “仁岸”之一。 史书有汉代唐蒙出川开辟夷道到番禺(即广州)的记载,这里是渡赤水河经仁怀去夜郎的交通要道。夜郎在哪里?<<仁怀县志>>说“播州不可以尽夜郎,而夜郎之在播州无疑也”,播州,指遵义及遵义所管辖的县。
    二郎镇整个地域,处于赤水河与盐井河深切割之间,呈低山峡谷地貌,气候偏热,雨量偏少。主产水稻、高粱,地下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以及相当储量的高岭土、石膏。
    通过董老六千余字详细的介绍,让人们对这个赋有历史意义的小镇大有犹然而生敬意之感慨。同时,对董老对历史风貌的认真态度感到敬佩——一组组祥实的数据凝聚着他蜜蜂精神。
    全书十万字150幅图片,印证了董老的文字与历史事实的统一。

 二、惊叹!二郎古镇隐“五顶桂冠”
 
    当你捧读董老的大作《古蔺二郎滩》时,你难道不会为董老向我们揭示二郎古镇还隐有属国家级的“五顶桂冠”的壮举而感动么?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新闻”,我们生活在泸州却不知道这一事实,如果不是董老的挖潜,这一光辉的历史,只能在小圈子里“辉煌”, 无疑董老为此付出了极大的辛劳。
     他说:一个镇能有1项世界之最都有名气,二郎镇却有五顶桂冠:两项世界之最:其一,天然储酒的 “天宝洞、地宝洞”;其二,巨型摩崖石刻“美酒河”。两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街”和“二郎驿道”;一项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保护村落。
天、地宝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改造完成,分支洞长约1.5公里,用于储存郎酒,洞内有土制陶坛万余只,储存基酒数万吨。两洞上下相达,天地宝洞储酒堪称中国一绝,有“中国酒坛兵马俑”之称。
     著名作家莫言在2011年12月31日,惊叹天宝洞的鬼斧神工和美酒的天作之合。如果将此开发成一个旅游之地,这里的郎酒及历史故事必然会是两全其美之喜事,董老潜在的心思,只有等有志之士的领导们去发扬光大这个小小的“二郎镇”了。
     三字摩崖世界之最。1999年6月19日,赤水河二郎滩段北岸蜈蚣岩(又名吴公岩)的悬岩上,雕刻完成了 “美酒河”三个巨形大字,是著名书法家邵泽华所书写,这里是古蔺二郎滩上游与贵州省仁怀市接壤处,岩下有二郎滩到兴隆滩的沿河公路,岩足下是美丽的赤水河。 “美酒河”三字镶嵌在300米高如刀削的悬岩陡壁上,崖刻面积4800平方米,字体高41.5米,宽35米,深度1.5米,由古蔺县三建司承建,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之最”,并颁发证书。镌刻工程艰巨,施工复杂,经历200余天,用工7万余个,刻出碎石达五千余立方。书法气势磅礴,“美酒河”摩岩石刻,1999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之最并颁发了证书。
    请惦惦“经历200余天,用工7万余个”的分量,“三字摩崖”无愧成为世界之最,如果让其长年默默无闻“睡在那里”,是多么可惜的啊,应该“醒来”的时候了,但愿董老的笔能唤醒“权利者”。
    二郎红军街及二郎驿道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郎滩驿道上,数百年来留下了几百年来马蹄脚印,背盐工背杵留下的许多痕迹。记载了这里的老百姓的酸甜苦辣,这里也留下了红军四渡赤水的脚迹,点点滴滴细节描写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坎坷的年代。历史的精彩,二郎镇能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红军街”里故事多
 
    董老的这部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介绍红军在古蔺先后四渡赤水的日子里,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魚水情故事。
    红军街位于离古蔺县城50公里的二郎镇,距离二郎镇政府滥田湾西三百米。隔赤水河与贵州习水县、仁怀市相邻。
威名远扬的古蔺赤水河畔二郎滩,一条老街依山傍水,青石铺路,狭长坡陡,木板房与古槐、黄桷相依相偎。这是“红军街”。2015年月7统计,红军街社区占地4亩,村域面积1平方公里,户籍和常住人口2300人,外来居住人员820名。红军街长800米,最宽4米,最窄2米,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共有房屋90余栋。乳青色石梯步行街巷。街巷依山而建,房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属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建筑居多,石头墙基、围墙,木头穿方竹块夹壁涂泥上石灰,小青瓦杉木门板,台、挑、吊、梭、错等多种建筑手法,属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留着87处红军四渡赤水时停留过的旧址、遗迹。红军街的老屋、古树、青石板路,将永远保存下来;新的红军街将注入时代的特征。
    红军在二郎滩革命宣传,播下了革命火种,为二郎滩地下党革命斗争打下基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二郎滩地下党组织迅速发展,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伪乡政权,为解放古蔺做出了贡献。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人为三人团,秘密命令中央红军,迅速从二郎滩、太平渡、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红军在古蔺前前后后待了50多天,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1935年春,红军长征到二郎滩,街上家家户户住满了红军。现在红军街有许多遗迹:红军二郎背水作战指挥机关、红军三军团司令部、四渡赤水司令部、无线电台处、银行兑换处等驻地旧址90余处,发动群众进行三天三夜开粮分仓分盐活动,将贵州军阀侯之担拥有的四个盐仓六十多万盐巴,全部分给了川黔两省的贫苦人民。红军进行的反霸除奸、分粮分盐、救济穷人。在董老约1.8万字的描写中有老百姓如何帮助红军,红军如何镇压恶覇地主分田地的祥細叙述。
 
 四、历史变迁的赤水河与盐运风流人物
 
    董老在这一章节里,描过了古蔺地区的老百姓曾经“吃盐”的辛酸和痛苦。这种苦难是赤水河开通前贵州吃盐昂贵, 造成普通老百姓生活很苦之原因。
    董老根据《仁怀县志》记载:康熙初年,赤水未开通运盐,贵州吃盐依靠从叙永背运,价格就相当贵了。“黔独无盐,仰给于蜀,微蜀,则黔不知味矣!”价太昂贵,有时三个月吃不到点盐巴。用狗椒代盐,椒性辛,辛代咸,只是欺骗舌头罢了,非正宗盐,搞心理安慰
而已。很想吃盐的时候,沾上很少一点在嘴唇上解馋。“盐之质取于谷,谷日贱,而盐不肯平十钟不能易一豆,安得而不苦。”谷子可以交换盐巴,“钟”盅也,不是标准计量单位。一钟相当于半斤黄谷,十钟大约五斤谷子,换不了黄豆大一点盐巴。
    为此,赤水河第一次疏浚(乾隆十年即1745年10月—次年闰三月,共6个月)对赤水全长54公里,共有险滩68个进行了疏通整治;
    赤水河第二次疏浚,是在光绪四年(1878年)秋开工,光绪六年(1880年)竣工。泸州盐道总局副总华联辉向总办盐务唐炯反映,要发展官运盐,必须再次治理赤水河,盐道总局长唐炯采纳并上报。清光绪四年(1878年)赤水总办盐务唐炯,以运道维艰详咨四川总督丁宝桢,出奏上谕,准其支币第二次疏修赤水河。
    赤水河第三次疏浚(1941-1945)。此次疏浚是抗日战争时期,在罐子口设公务所整修茅台至马桑坪段,重点整治马岩滩,陶洪滩等险滩。这次投资国币394191万元,以炸险去浅为主,边修纤道、丁坝、顺坝、潜坝之治导工程为辅, 1945年完工,治理了43处漕滩,去浅十之八,去险十之七,缩短全河航行时间三分之一。此次吴公岩险段仍未修通。
    赤水河第四次疏浚(1953年10月-1955年2月)。 打通了兴隆滩到二郎滩之间十八里的长滩,完成了两百年人民期盼打通吴公岩愿望。直到解放后的1952年10月开始整治吴公岩,1955年2月竣工,使得赤水河能沿马蹄滩以下全线通航,连续航程可达357公里。
赤水河第五次疏浚。2015年吴公岩南岸上半年发生严重大面积垮岩,7月底我去看到垮岩方为几处,多台挖掘机在工作,河里也落入许多大石,无法通航,这是第五次疏浚。
    董老这一章节,让人们更加了解赤水河,赤水河的每次整治都记录了历史前进的“步伐”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记录了这里的老百姓的生活与赤水河息息相关与坎坷起伏状况。
    在这一章里董老详细介绍了盐商的演变——介绍了几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光绪年间治理盐道有方的官员唐烔、华联辉、文天骏等,为打通盐道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对那些敲诈勒索的官吏给予制裁,如知县邹宗灏、蔡逢年等。
    为了使盐道畅通,唐烔、周士盛等地方官还打击匪患,将匪首陈肇基缉拿。清代光绪年间,古蔺二郎滩到兴隆滩一带,有个活动猖獗的巨匪叫陈肇基,外号“陈大官人”、“陈山寨主”,多年来在这一带设立卡局、私收“保护税”,遇到商货经过,勒索估抽,要从此路过,必须留下买路钱,稍不如意,就打客商。遇有单行客商富有者,即杀毙劫财弃尸江中作为灭迹处。商旅无不受其残害。这些匪徒奸淫良家妇女、带有多起命案,无恶不作,商贾不安全,人民怨声载道,虽经控告,交界之处,匪徒奸猾,此拿彼遁。这些匪徒激起公愤,但是奈何不了他们。该匪一日不灭,该地方就一日不得安宁。当皇太后得知此事,下令盐道总局长唐炯除恶。唐炯指示四川总兵周士盛说此恶不除,隐患巨大,周士盛立刻派出得力侦察员收集证据,然后贴出布告,悬重赏得线索要捉拿土匪归案。一天晚上陈肇基酒醉饭饱后,正在一情妇家寻欢作乐,何行保指挥团团围住该屋,何行保带头破门而入,陈肇基翻身提刀要反抗,被眼明手快的总兵打落刀具,众兵勇一拥而上,活捉了赤膊反抗的要犯。二郎滩、兴隆滩人民闻讯欢呼雀跃。

 五、喜述二郎好风光
 
     董老在五、六、七、八章中,神采奕奕的用事实说话——将二郎好风光展现出来。
     第五章主要考证了运盐古道及运盐路线及归口纳税碑等等,用大量的图片论证了文字所列举的事实。
古蔺郎酒的源远流长,过去只追溯到宋代的“凤曲法酒”。1987年,王思铁同志在《郎酒史话》书里提出:古蔺和贵州的仁怀、赤水、习水、茅台等县,历史上都产美酒,是“赤水河酿酒带”。这些地方,都在“牂牁古道”上。二郎滩“回沙郎酒”的祖师爷就是邓惠川。董老发现《古蔺县志》等书记载邓惠川籍贯是荣昌人,与邓惠川孙女提供族谱记载邓惠川的曾祖明超已经迁到泸县衣锦乡良松坪屋基,他深入泸县方洞乡董湾村,找到了邓惠川的曾祖明超墓碑,证明了邓惠川是泸县籍贯,实事求是探寻历史真实的精神值得学习。他深入采访,得知邓惠川为反抗地主压迫而离开泸县,到二郎滩创造辉煌创业传奇经历,让人了解到郎酒之源之文化。
    传奇人物,为该书增添了风釆——夷族奇才郎三酉、清末举人罗奇英、硕士研究生导师钟历勇、兵器研究员罗延棣、出色记者罗强烈、赵领博士谈水边村、茶客慧眼识病马等等。特别是在古蔺县二郎滩镇与大村镇交界处,有座观文镇云庄曾传翁父子修的石桥,父子两代修建八年而取名“八龄桥”,老百姓都叫“水边桥”。只有身临其境,才会让人惊叹老百姓的智慧。好个二郎镇真是奇才轶事群星闪烁。让人大有爱不择手的阅读欲。

 六、名胜古迹诗画印群山
 
    董老在9、10、11、12几章里,从几个角度再次剖析古蔺这个虽然是贫穷社区,可是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
这里文物古迹民间传说多多;这里的诗词楹联童谣山歌多多;这里的艰苦创办兴本中学的故事多多;这里的长征之路画家写生多多---许多动人的远近历史+许多翔实的传奇故事+许多个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许多个名胜古迹+许多个诗词名画+许多个郎酒传奇故事+许多张图片印证着历史+精采的封面设计----形成了一支动听美丽的交响曲——无疑,古蔺二郎镇等于“壮哉”二字。
    亲爱的读者,当你认真拜读董老的这篇具有收藏价值的历史文献大作后,相信你也许会从心中跳出:好书、“壮哉”,同时也会感慨说——七十二岁高龄的董老,酷暑之中深入猿猴欲渡愁攀援的高山峡谷中去观察测量“水边桥”古迹,采访记录许多二郎滩老年人,还查阅了数十本古籍参考,挖掘出金子般闪光历史,你同样壮哉!
    董老好人,《古蔺二郎滩》好书,好人写好书,董老辛苦了!

                                                                         
    董代富致读者:目前《古蔺二郎滩》一书书稿已经写完,但是尚未出版,川石同志先读为快,感谢川石的读后感,这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也谢谢《泸州史志》2016年1期对读后感的刊登。对于任何书都会有不同看法,也会有人把《古蔺二郎滩》说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该打板子。不管怎样,都动摇不了我对这本书是本好书的信念。只要有利于人民对二郎滩历史有更多了解,有利于那里的旅游开发,二郎滩人民和广大读者认可喜爱,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相关链接:

     
        《古蔺二郎滩》作者董代富 先生,1944 年 2 月出生于泸州市下营沟,汉族,泸州市一中高中毕业, 1966 年6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安岳县驯龙中学任教8年语文,1976年3月调入泸州医学院,副教授职称,2004年2月退休。
       曾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电化教育一、二、三等成果奖近十项,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四届委员及医学摄影专家组成员,泸州摄影家协会、泸州本土文苑、泸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4年2月退休。2008年8月与温祖蓉合著有《老窖营沟轶事》,2011年8月与尹杰霖、范生根合著有《忠山文化》,2014年7月与马菀合著有政协龙马潭区两江四岸文史第五专辑《古渡罗汉场》,2015年2月出版记叙泸州城市枇杷沟棚户区历史的《枇杷沟》。在《泸州史志》、《泸州文化》、《泸县文化》、《护国岩》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2013年被泸州市党史研究室和地方志办公室聘为特约撰稿人,泸州市政协和龙马潭区政协和江阳区政协聘为文史研究员。 

 
本文作者介绍:川石,原名周旭川,泸州报告文学作家,西南化工研究院退休,退休后坚持写作数年。

注:相关文字来源于《泸州史志》2016年一期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