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节 登高好养生

2015-10-21 07:49 来源:搜狐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农历九月九日, 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 六 定为阴数,把 九 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 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定为阴数,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于是,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使重阳节习俗又增添了新的内涵。

  重阳节的来由

  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重阳。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的是在三国时时代,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明确记载了重阳节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重阳节俗已定型了。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为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其中,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自古以来,重阳登高是人们避邪除灾的心理反映。相传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方可免灾。桓景依言而行,傍晚回家,果然见家中鸡、狗、牛、羊全部暴死,据说,是代替主人而遭灾,全家因此而幸存。从此,每逢九月初九,人们便用登高插茱萸来消灾,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隋代孙思邈时《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的诗词佳作。如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低成本高效能的有氧运动

  在现代人看来,登高虽然不能避邪除灾,但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有氧运动,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现代人还可以爬楼梯、攀岩、徒步等,越来越为大众所喜爱。

  中医讲求天人相依,季节发生变化时,人体内五脏六腑的性能随之发生转变。秋季简单让人产生悲秋心理,从中医上讲是肝气不愉快所致,并且秋天燥气适时,容易伤肺。在这个季候,与和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一起到大自然中登高望远游玩,本身是一个愉悦身心的过程,可以抗衡悲秋的烦闷情绪,达到养生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登高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能增强心脏功能,血液循环畅通,对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防止高血压、心脏病有益;增强肺组织的功能,增加吸氧能力;登高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能很好地锻炼腿部肌肉,促使腿部血流加快,还能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骼的物质代谢,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尤其是在山区登高,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洗净城市尘嚣,心旷神怡。登高消耗体力大,人容易饥饿,食欲增强,这样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此外,由于腹部反复用力,使得肠蠕动加剧,能够有效防止便秘发生。登高使神经系统处于最佳休息状态,有利于睡眠,避免焦虑。

  需要提醒的是登高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登山前应先检查身体,如骨关节病、心脏病、心绞痛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不宜登山。要掌握山上的气候特点和当天的天气情况,带好衣物雨具。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足够的水。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要事先了解好登山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比较有经验或熟悉线路的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而发生危险。要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并做好标记,而且要集体行动,防止迷路。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地和风口处休息,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下山后立即换掉湿衣服。

  登山是为了健身或游乐,因此要不计过分关注速度,只求逍遥。或沿石级扶梯,或寻林荫小路,缓慢而行,观风景,览古迹,边谈边游,妙趣横生,也更为心情愉快。

  野外登高遇险的求救技巧

  在野外开展登高类活动会有一定的危险,如经常有人迷路、堕落山崖等,当自己和队伍出现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救助才能脱险时,应懂得基本的求救、呼救方法。

  1、放烟火: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白天用烟,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胶片、生树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应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用烟火求救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发生森林火灾。

  2、光信号: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可能的居民区或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光信号可传16公里之远。方法是将一只手指瞄准应传达的地方,另一只手持反光镜调整反射的阳光,并逐渐将反射光射向瞄准的指向即可。夜晚用手电筒,向求救方向不间断的发射求救信号。

  3、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即三长三短,不断地循环。

  4、现代求救方法:随着时代的展,各种现代求救设备逐渐普及,如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逐步配备这些现代设备。

  选自杨国安著:《民俗养生》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1年版

热搜资讯